“在这层意义上,在亚洲宣讲福音,意味着坚定亚洲人民特有的信仰喜乐,它的根基是众多传教士和福音见证人撒下的种子。然而,基督信仰同时也必须应对一些文化类型的挑战。
反之,如果放弃使用上帝与天这一术语,其严重后果将会关闭传教士与文学士之间已经开启了的对话的大门。
我藉此机会感谢所有传教士,他们响应基督的召唤,抛下一切,离乡背井,把福音的喜讯带给尚未有人接受或已略有所闻的地方。
将中国置于地图的中心——利玛窦这种尊重和迎合中国人心态的适应策略,既满足了当时国人“华夏中心”的观念,照顾了中国人的感情和接受能力,同时也为传教士们自己以及刚刚诞生的中国教会拓宽了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追随基督的人不能不成为传教士,懂得耶稣与他同行、对他讲话、和他同声同气、一起工作(宗座劝谕《福音的喜乐》266)。传教是对耶稣基督徒的挚爱。同时,也是对人的挚爱。
这种意识,通过坚持不懈地探索教会共融的「信德与恩宠」团体司铎、度献身生活者、传教员和平信徒传教士们的努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从而使此类「本地化」现像也能够融入到统一模式中,在其内,福音是自由和进步的酵母
所有基督徒都蒙召成为福音的传教士!身为使徒,我们领受天主的爱,并不是要自己得到安慰;我们也并非蒙召来提升自己或推行一事业。
吴会长还带我们来到三位当年殉道的传教士的墓前,我们在墓前做了一台弥撒圣祭,以此纪念为天主的事业牺牲的圣人。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意大利耶稣教会传教士利玛窦经万历皇帝默许留居北京,传其教义。在此期间,天主教传入河北。
自天主教传入我国,传教士就开始尝试用中文撰写、编译和出版教理书籍,利玛窦、庞迪我、艾儒略、高一志、阳玛诺等人都留下许多作品,也培养了极少数的中国籍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