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要理讲授中表示,人在面对死亡和危险时便明白自己的脆弱和对得救的需要,意识到应该寄望於生命的天主。教宗方济各谈到《圣经》中一位有点不寻常的人物——约纳。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2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信德是具体的,圣神赐予我们自由,使我们在宣讲福音时不妥协、不僵硬。
主耶稣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玛16:24)刚学习圣经时,对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心中认为耶稣也太严酷了,要弃绝自己,那要将自己弃绝到哪里呢?
对此,主教表示:“在日本社会,特别是新生代正经历的重大议题之一是青年自杀。从统计数字来看,自杀是年轻人的主要死因。在当前的学校体系中没有宗教教育课程,年轻人提出的基本问题是,我为什么活著?
教宗阐明,这第一个基督徒团体树立了典范,让我们明白,当我们顺从圣神,让圣神进入并改变我们时,团体生活可以达到何等境界。这个团体和谐共处,因为「圣神是和谐的大师,祂有能力这么做,并在此如此实行了。
人生最大的美德就是宽恕别人的过错,宽恕是人和人之间和平的润滑剂,它和勤劳、诚实、乐观、奉献、助人等是同等价值,并和它们相提并论,是衡量一个人的气质涵养,道德之准的尺度。
《圣龛中的呼声》一书的序言里叙述一位教友在陪圣体时感言:我不知道是天堂变成了这座圣堂呢,还是圣堂变成了天堂!我们在世生活的这个涕泣之谷,仿佛一下子成了天上极乐之园!噢,这为我们是多大的荣耀!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由于神职人员性骚扰等等问题,美国天主教会确实经历了几番风雨,各相关教区的主教们也为之焦头烂额。幸而随着事件日益明朗,风波逐渐平息,教会已经逐渐恢复元气甚至初显增长的势头。
高考落榜,范进中举,都是不值得为之悲哀或欢喜的身外之事。人生的目的在于认识天主、恭敬天主、爱慕天主,实实在在地活出天主的肖像。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啊!
圣经中,路加圣史为我们记载主耶稣的童年生活时写道“他的年龄和智慧在人和天主前逐渐增高。”小耶稣十二岁上圣殿,“坐在他们(经师和长老)中间”听他们也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