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九日敬礼让我终于摆脱了沉重如山的仇恨,使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自由和轻松,主爱的阳光雨露温暖滋润着我的心田,令我重获新生!
一座只知道运转的教堂,一座实用性的教堂,显然失去了它本有的价值:一个我们可以在那里避开世界的压力去寻找来自天主的自由的空间。
由于历史原因,老师生命中最宝贵、最富有活力、最该出成果的那段时间失却了自由,在工厂、农场劳动改造,使他的专长得不到发挥,能力得不到肯定。我想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不得志的时期。
他宣扬悯恤一切需要悯恤的,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主张被掳的得救,受压制的得自由,瞎眼的能看见,为救赎世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自死者中复活,审判生者死者,他是造世赎世赏善罚恶之大主宰。
他们生活在缺乏自由的环境中,有时遭受迫害而被迫逃亡,有时不得不隐藏起来或不公开自己的信仰。有些人甚至在地拉那也必须隐姓埋名,不敢与当地媒体交谈,因为他们的面孔和身份不该表露在媒体上。
那时,以色列子民没有自由,受罗马征服者的奴役。因此,需要从另一个视角来解释这个时期一满的含义。教宗说:在天主决意履行祂许诺的那一刻起,时期的圆满便在人间实现。
教宗最後写道:在一个分裂、破碎和极端化的世界以慈悲与人沟通,意味着在天主子女和人类同胞之间促进善良、自由与团结的亲切感。
教宗谈到梅瑟的形象说,他在天主的慈悲举动下没有被尼罗河水淹死,成了这同一慈悲的媒介,让生来自由的子民安然从红海中走过。
天主就是这样对待罪人的,祂不断施予我们宽恕,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罪过,好使我们得享自由。教宗强调,天主从不乐见我们受罚,只盼我们能得救。天主不愿意任何人受到谴责!
同样地,天主也这样对待我们,祂允许我们犯错,因为祂在创造我们时给了我们自由的大恩典。教宗坦言道,这项恩典常常令我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