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必须在这三方面都要取得平衡,而首要是家庭生活,不能因要履行教会职务而疏忽照顾家庭,他必须与妻子及子女在家庭生活上做出妥善协调及安排,因此已婚者是否被接纳成为终身执事候选人,妻子的同意和支持是具决定性的
……当我们施舍他人时,就参与了天主对他每一个子女的眷顾。如果今天,天主藉着我帮助了某人,明日他岂不是也会照顾我自己的需要?因为没有一个人比天主来得大方慷慨。”
丝毫没有夺走“作为教区首位要理教员主教的这项使命”,也未除去“父母给予子女基督信仰培育的特有责任”,教宗勉励教会重视平信徒协助要理讲授的服务,满足“许多人期待认识基督信仰真、善、美”的愿望。
“有时在天主面前提出抗议也是一种祈祷的方式”,甚至可以“发怒”,因为有时子女也会向父亲发怒,这是“与父亲建立关系的一种方式”。谈到“枯燥”,教宗表示,所有圣人都经历过这道“幽谷”。
事实上,我们藉着圣洗圣事领受了一个“新生命”,蒙受成为天主子女的最大恩典。因此,我们从一种守教规的信仰转化为生活的信仰,把与天主和与兄弟姐妹共融的生活,即爱德的生活置于中心。
教宗继续表示,这需要智慧,“花些时间”与自己的子女、自己的祖父母,以及与年长者在一起,这“使人类家庭变得强健”。再说,儿童和年长者“赋予我们另一种能力去看待生命”。
“年长者被丢弃,被弃在老人院里,没有子女去看他们,或者即使他们去了,一年也是不多的几次。年长者就这样被置于存在的角落里。发生这种情况:今天发生,在家庭中发生,一直都在发生。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反思。”
最后,回顾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教导,他在1963年四旬期开始之际的广播文告中指出,教会“不是引领她的子女进行简单的外在操练,而是根据先知们古老的教导,为了弟兄姐妹们的益处而致力于爱与慷慨的行动”。
教宗也提醒,“子女不是个人资产,而是有助于所有人成长的人,携带着世代相传的人性富饶”。(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借着圣洗,一切罪恶,包括原罪和本罪,甚至应受的罪罚,都获得赦免;所以,因着圣洗圣事涤除受洗者的罪,以耶稣的神性生命给与他和基督结成一体,成为天父的子女。成为基督的肢体,加入教会,并分担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