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生命应当始终被接纳和保护,从人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我们众人蒙召尊重与呵护生命。
只有获得他的宠爱,进入他的圣爱,相似他的真爱纯爱,自然就会满溢恩宠与幸福,心安理得,安享康宁,没有忧愁、烦恼、恐惧、悲伤、痛苦。天主是爱。
对这些情况的性质必须加以仔细分辨,考虑到所有存在的情况,包括教会、自然和超自然的情况。
圣伯多禄宗徒提出因行善而受苦,自然比作恶而受苦更好(伯前三17)。教宗对此解释道:这并非说受苦是好事,而是说当我们因行善而受苦,我们就是生活在与主耶稣的共融中。
(若15:4)这也是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及福传中借鉴的金科玉律,万事之先,我们首先该求天主的大能助佑,然后在他的恩宠中不懈努力,最终必定会有奇迹出现,自然也就使天主的圣名受到赞美与光荣。
这两位宗教领袖继而指出,人的环境与自然的环境同时不断地恶化,最脆弱的人为此付出更高昂的代价。「气候变化首先影响全球各个角落生活贫苦的人。
林执事指弥撒指定用自然发酵的酒,堂区多由教区中心配给或购自李嘉堂礼品中心,而水变酒代表生命的转化,人亦如水变酒般透过灵修经过主耶稣去转化生命。
谈到国际人道救助关系方面,涉及到不同国家的传教士,到底他的死是被人杀了,还是自然死亡,都不是我们今天重点关注的事。
如果有人把邀请的话语置之脑后,他们自然不会准备好礼服,不会穿戴整洁的服饰赴婚宴,即使最终他们推托不了,也只会是邋遢地、心不在焉地找一件外套来赴宴。
十几年前,我们县城也有了教堂,参加圣诞节弥撒自然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