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之人心情烦躁情绪多变,母亲也只能忍气吞声,耐心应对。两年之后,姥姥撇下未成人的小女儿撒手人寰。当时的母亲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怎经得起丧母的巨大悲痛?
再者,当我走近一个受苦的人时,无论他是患病还是遭受任何形式的苦难,尤其神枯之苦时,我要保持静默。静默却给予他关爱、陪伴和安抚。绝不要发表长篇大论,这非但起不了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样,必定要把内心深处的爱,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照顾和不断地为其效劳付出牺牲体现在他们身上: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饥寒冷暖,饭前饭后接送他们来往于家与学校之间,在其染疾患病头疼脑热感到难受之时千方百计抓紧疗治
爱人如己是基督最大的诫命也是第一条,今天,在我们身边一位宗海洋神父的父母双方因痼疾在身,患病久而不愈,卧床不起已三年多了,让我们在此刻献上爱心,帮帮这个家庭吧。
之后又借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思想说:我字去掉一撇就找字,我们在生命中应当不断地寻找,像主耶稣一样,寻找那些瞎眼的、瘸腿的、患病的及所有需要照顾的社会边缘人士,去及时地给予他们应有的帮助。
教宗表明:得救的首个条件是承认自己处於危险之中,得到治癒的首个条件是承认自己患病;而承认自己是罪人则是得到慈悲目光的第一个条件。让我们看看耶稣的目光,它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仁慈。
教宗省思说:没有比一个父亲或一个母亲为自己患病的孩子求情更感人的事了。耶稣知道那个父亲会作出愤怒和绝望的反应,因为自己的孩子死了。
社服中心大病救助项目救助6位患病者,其中1位尿毒症患者、1位白血病准大学生、1位肝癌患者和3位长年生病服药的朋友。大病救助项目支出5万元。
其实,她们也患病,但是她们喜欢莲,坐在她的床边陪伴她,分享她的无奈和哀痛。他们没有让莲独自上路,她们犹如陪伴十字架下观看着耶稣死亡的妇女。莲于三月十日在这些朋友怀中离世。
在医院的日子里,听到大夫说:“医院里有几位患病者每去一次教堂回来后状态都非常好而且病情也会减轻,”我没得病之前听说过天主教信仰,但从来都没有留意过,更没有想过去教堂,但此时此刻,医生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