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担任教宗职所迈出的道路,并以第一道通谕邀请每个人在爱德中把教会建立成爱的团体(参见《天主是爱》通谕第二部分)。
教宗在《民族发展》通谕中,就是从这个意义来指责:「缺乏物质上的必需,以致使人们生活中的最低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缺乏道德观念,以致使人们被自私所毁损」以及「由于滥用自己的所有、滥用权力,或是由于剥削劳工,
(1)救恩史中的圣母幅度按照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为圣母年所颁发的《救主之母》通谕第七号,有三个肯定依次提出:第一,天主在基督内的救恩计划(弗一:3);第二,天主的救恩计划自永远便与基督相连,这个永远的计划由基督的来临而给人启示
其间,教宗回应了某些对世界主教会议后宗座劝谕《爱的喜乐》的批评。强调接受梵二大公会议精神是一段漫长曲折、尚未完成的历程。《爱的喜乐》与律法主义教宗指出,教会的存在,只是向人宣讲天主慈悲计划的工具。
如果你们有时间的话,请读一读保禄六世的劝谕《在新世界传福音》,这劝谕至今仍有意义。我想起了饱受折磨的乌克兰。有一天,我接待了一些小男孩和小女孩,他们在战争中被烧伤,失去了双腿:战争总是残酷的。
此外,还有另一条达到圆满的途径,那是「福音的劝谕」(consiliaevangelica)──福音的途径。在基督信仰里不只有命令人要做的事,而也有劝人要做的事。
在讲道中,泰国东北部乌隆他尼教区主教GeorgeYodPhimphisan蒙席重申了亚洲主教会议后宗座劝谕《教会在亚洲》的教导,激励信徒们“发现我们与其它宗教的许多相似之处”,从而展开“和平的”对话。
我在《众位弟兄》通谕中谈到过这种社会友谊和普世的兄弟情谊,但是这种在众人之间的和谐也必须延伸到受造界,植根于一种“情境人类中心主义”(《请赞颂天主》宗座劝谕,67),使人对生态环境负起人性化及整体的责任
古籍明训: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只要求,神就给。只要做善事,命运就拘他不住。”
(训6:10)显得是一种不可挽回的必然,“因为人不知道自己的时期;……就像鱼被网捕住,又像鸟被圏套套住。”(训9:12~13)而且,每个人生来就有了他的“注定”,是上帝早已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