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天主最大的怜悯和慈悲就是派遣他的独生子降生成人,受苦受难,为人类的得救死在十字架上,所以,教会历史上所有被天父慈悲面容---基督感召的无数男女应该回应天父,用他们的生命和鲜活的榜样去见证天父的爱即慈悲
教宗表示,人的本质如今愈加被贬低为可随意塑造的物质,因此必须予以拯救,使之摆脱意识形态的殖民现象、自私自利和谎言。後者以德行包装罪恶,以公众利益包装经济利益。
教宗说:在世界不同地区和非洲大部分地区,人的健康,尤其是基本健康被否定!这导致健康不是人人享有的权利,而是少数人的特权,那些看得起病的人的特权。
然而,在今日世界中,这个美德却有被忽略的危险。教宗表示,养老院和收容所日益增加,可是住在这些地方的人并不是常能得到真正的款待。
因为真正的对话展望未来,在服务公益中缔造合一,关注所有国民,尤其是穷人、弱势者,以及没有声音者的所需。」教宗表示,他隔天将与大公运动和宗教交谈负责人会晤,并为和平祈祷,重申对和平的共同承诺。
他们的坏在于他们的炫耀,尤其是在宗教上的炫耀,因为他们长时间祈祷是‘为了让他人看见’,他们服事天主是为了使人相信他们是法律的捍卫者。
正如梅瑟在为火焚烧的荆棘前,发现天主的临在,渴望亲近天主;当天主表明祂是「自有者」时,指的是「祂的存在」,而非「祂的本质」(参阅:出三2-15)。
接着,她首次作为传教士被派遣到台湾彰化;她在那儿学了一年中文。
我们越是诵读、默想《福音》中耶稣怜悯受苦者的事迹,我们就越加了解“上主的怜悯并非偶发行为,时有时无,而是从不间断”。因此,怜悯是耶稣的心态,是天主慈悲的体现。接著,教宗举出耶稣怜悯受苦者的具体实例。
教宗说:「穷人是耶稣追随者生命中的宝贵礼物:我们在受害者和贫苦者之间,领受那与基督相遇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