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一词的希伯来文是“shalom”,它包括健康、兴旺、安全,以及家庭内部和与近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平是美满充实,不虞匮乏。当诸事顺遂,一切如意,嫉妒怨恨匿迹销声时,和平便翩然来临。
大公会议的教长们尤其在四十年前特别通过了一道有关宗教自由问题的宣言,也就是个人和团体有权利寻求真理并自由地宣认他们的信仰。这个文件的开头几个字“人性尊严”就是文件的名称”。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月6日正午时分在宗座大楼书房窗口主持了主显节的三钟经祈祷。教宗谈及福音中迎接上主来临的三种态度:贤士们热切的寻找,经师和司祭长的冷漠,以及黑落德的恐惧。
令人难过的是,在这些‘人类剩余’中能发现到许多儿童和青少年的面容。教宗指出,我们所面临的巨大的挑战就是把我们的城市变为相遇、团结和喜悦的场所,避免约纳综合症。
修会当日庆祝圣母无原罪瞻礼,十二位修女重宣圣愿,表示忠于召叫,遵守传教使命。杨主教讲道时提醒信徒学习圣母表样,当面对困难或病痛时懂得交托,不要只求追逐虚拟世界,而要身体力行去祈祷及关怀邻人的需要。
那无限伟大的天主变得微小;那神圣的光辉在世界的黑暗中闪耀;天上的光荣在大地彰显,如何呢?透过一个婴孩的柔弱。
教宗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教会蒙召世世代代传承「信德的灯与祈祷的油」。因此,教会的首要之务是「祈祷及教导子民祈祷」。
但今天的福音一开始,耶稣却说:“谁爱父亲或母亲超过我,不配是我的;谁爱儿子或女儿超过我,不配是我的。”咋听之下,耶稣的要求不免太苛刻,甚至有点霸道。
陈神父强调,为了回应圣体圣事的大恩,仅有感谢之情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了解教会的历史演进,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圣体圣事的内容及意义。信友的生命便是弥撒,是自我的全然奉献。
有一位女性在教宗方济各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记,她就是教宗的祖母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