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上没有缝隙可以让我看进去,但我感觉里面一片漆黑。门左右,各有一个长方形的小平台,外侧砌着矮墙。大门两边的红色对联应当是去年圣诞节贴上去的,已经破损且褪了色。
子民在圣母的眼神中寻求置身於她腹中的感觉,因为「人们往往有如孤儿,像是被剥夺继承权的子女那样,渴望受到保护,寻找一个家」。
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走那么远的路,一切的一切也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浪漫,但是那种感觉让走过的人们永远无法忘却……说实话,累不累?
但在拜苦路中,却感觉轻松了好多,原来腿上无力,如今走路很快,一开始在最后边,后来越走越快,竟赶上了领经人,一直到的山顶。直至回到修院,上下楼梯和以前大不一样。如此明显的变化,只能是圣母的帮助。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感觉是,大概这个会堂是蛮大的,起码能容纳几百人吧。可是前两年我到了圣地以后才发现,那个会堂非常的小,大概30个人已经坐得满满当当了。那为什么耶稣选择这么一个如此不起眼的地方?
感觉这次捐献的确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左慧麟神父与莫太太自此开始主导收集募捐品,把东西分类好,并开始寻找渠道把这些物品送给有需要的人。左神父与莫太太把这个活动项目称之为爱培坊。
老人说到这里时,突然流泪了:我太对不起人家娃了,我把人家的车给划伤了,娃不光自己要掏钱修车,还给我送来了1000元,总感觉就像做梦一样,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在我的生活中出现呢?
在那场辩论中我仿佛感觉自己像战神一样赢得了一切,但即使这样我的心依然不安,因为生活不是战场。我卸下自己的那寒光闪烁的战袍,同时再无力支撑内心的盔甲。
因此我感觉非常的懊悔,懊悔我与天主相见恨晚。假如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内心对天主的回应,那就是我愿意。我愿意放下我的意愿,去承行天主的意愿;我愿意放下我的时间,去陪伴他;我愿意他所愿意的一切事。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慢跑和游泳之后,头脑思维变得更清醒。所以,最好放下你的汽车钥匙,真正地让你的四肢活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