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赞赏中国的教友们,他表示:“直到今天,他们依旧保持著每周五拜苦路的习惯,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应该坚持。”默默付出的牧者在罗马读书的中国学生都习惯称呼他“老爷子”。
你会在信仰内认识痛苦的价值,让你在暂时的世苦中看到永恒的希望。没想到这时的刘冬梅竟然脱口而出,我信,你让神父来给我领洗吧。当时我心中的这份喜悦之情难以言说。我告诉刘冬梅必须先学习教会的道理,她答应了。
在此列举数例,与大家一起分享:早年任职福建职业病防治院药剂师的郑文彬一家3口住在鼓楼区光荣路282号一个面积不到70平方米的公寓里。
走进她修养的住屋,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位爱主的老人,也是一位主爱的老人:她躺在床上,手里握着念珠,正念玫瑰经;床的上方高悬耶稣基督的苦像;床的里边摆满了圣经、圣书和“信德”、使徒报、圣心蓓蕾、荒漠清泉等教会报纸
4、购地兴建圣若瑟堂、圣母堂、十四处苦路、圣地管建工程,应晚于1777年据李伯渔主教和豹窝当地周、贺两位老会长述:十字山创建后简易,仅在现今若瑟堂西北角山洞内举祭、念经,1987年建若瑟堂时封了洞口。
痛苦可以炼净人的灵魂,我们应该把生活中所有的苦与乐奉献给主,作为补赎。主耶稣还可以拿我们奉献的痛苦去引领别的罪人回头。
另一方面,香港方济大家庭3月25日(本主日)下午3时于露德圣母小堂举行环保苦路。(邹)
提着包拿着东西,一个人从镇里走了六公里的路回家,忘记了大包小包的沉重,他兴奋得感觉好像到了天国。于是,陈裕敏进入了贵州省预备修院学习。
挖树、栽花、铺路、挑水,志愿者们从不叫一声苦,从不喊一声累。
而斋戒、克苦和哀矜、施舍是悔改、补赎的表现。让我们多想想耶稣生养保存、降生救赎我们的大爱,多关心贫、病、残、弱的兄弟。在困难中多全心仰赖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