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道学习班的师资具有丰富性,有以中国文化为切入点找到中国文化与天主教信仰的结合的,这符合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要求;有以医学科学论人的奥秘、以实际生活和人性所趋谈论信仰的,使慕道学习满足不同寻求者。
“祂促使我们承认在我们关于感恩圣事的争论中存在的人性自负,它将这奥迹封闭在一种理论”,甚至一句话里,且“有意胜过对方”。
教宗表示,“如果我们晓得以开放和有意识的态度对待孤独和神枯,我们就能走出它们,在人性和灵性上得到强健。没有任何试探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没有任何试探会超过我们所承受的能力”(参阅:格前十13)。
天主从女人、从母亲身上取得了人性。”教宗最后与在场众人一起诵念《天主经》,并为他们颁赐降福。(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教宗提醒在场的所有修生要扪心自问,在司铎圣召中寻找什么:是渴望成为“不知道如何体认软弱人性疾苦的司铎,或是如同耶稣一样,成为天父温柔的标志呢”?
真实的事迹一幕幕在眼前上演,滴滴鲜血淋淋漓漓洒在漫长的苦路上……今天,我们也许为了传福音而受了些许痛苦,也许为了信仰而遭受他人的误解与不解,也许我们面对困苦曾经想到放弃与退缩,可是,听到张雅各伯神父的事迹,他不是具有人性与天主性的耶稣
这一点就碰触到天赐的人性尊严、人性中最尊贵、最美善,且是良知所在的园地。人的生命有其潜能及深度,有与生俱来分辨、选择善恶的能力。人的自由意志可以相反周围恶的氛围,做出朝向良善价值观的决定。
伯多禄是个充满人性各种软弱的人,却也是一个充满着热爱基督的信德的人。因着伯多禄的信德和爱,基督治愈人类和使世人合一的力量传递到同样混杂着伯多禄的软弱的人身上。
这是人性的弱点,“最重要的几个字”无疑值得人们很好地去思考,它教会我们如何认识自我,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生活。
教宗进一步激励巴西和拉丁美洲青年做新社会的主角,以尊重放诸四海皆准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培养个人的人性与精神修养来表现这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