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的孝讲到天主十诫,从五行相生相克、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讲到天主的赏善罚恶、天堂地狱、永恒的生命。
(《劝孝歌》)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母爱是写不完,也说不完的。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母亲临死前的一天晚上还对我哥哥说:你去给二祥盖盖被子,别让他着凉。
(申5:16)其实,在孝爱父母的同时,天主也让我们孝敬爱慕那些身份地位和父母身份相似的人,如主教神父、伯叔婶姨、师傅老师等,用同样的爱心和尊敬对待他们。
他的灵修和传教生活建基于圣体圣事和对进教之佑圣母的孝爱上,圣若望•鲍斯高是他效仿的榜样。他一生竭力跟随这位圣人向人们……传播福音。
“见证信仰,活出信仰”——当代中国天主教公益卫生事业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概要)湖北大学历史系康志杰教授一、概况透过《信德》,人们可以发现,天主教对社会问题持一种积极态度,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的问题更加丰富
这种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爱的精神也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
不单教会自己重视这个问题,其实社会各方面,不光是我们学界,政府、党政主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从介绍中看到,进德也好,包括爱德基金会的公益事业也好,都得到了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关注。
马蒂诺枢机强调,根据地球上的财富属普世所有的原理,社会正义该当以使所有人类得以更公正地分配世上财富为目标,以全球关怀的眼光看,关怀不只是促进慈善和人道的工作,更是一项道德义务,是建立促进全人类发展结构的义务
教宗特别谈及天主教大学在研究、教学和社会提升这三个具体领域的贡献。
中国当代宗教的慈善特殊意义(概要)——从佛教经济的“社会性”谈起上海宗教大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李向平教授一、佛教经济之问题缘起常言之宗教世俗化,其紧密联系的大致是两个意义:一是以非神圣化的形式界定世俗社会的结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