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火烧掉我们心中的冷漠、自私与妥协,也点燃我们内心对真理的渴望和行动的勇气。二、“洗礼”与“焦急”——耶稣对救赎的深情渴望耶稣接着说:“我有应受的洗礼,我是如何焦急,直到这事完成!”
在信仰生活中,有些人热情地开始了祈祷、事奉、奉献,但走着走着,就疲倦了、妥协了、放弃了。圣奥斯定说得好:“许多人在信仰之路上开始得快,却因为没有根基,终究倒下。”
正如教宗所说:对话并非意味着双方相互妥协,对话就是承认差异,然后在差异当中同行。因此对话是整个世界、整个教会应该分享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质。
更有甚者,还有人有意无意地将慈悲视为软弱,将宽恕看作妥协,总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挥舞着教条和伦理的大棒来斥责他们眼中的罪人,却忽略了如何去同情他们的不幸并帮助他们的亟需。
我们是耶稣的弟兄姐妹,他是我们的榜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与坏人妥协,为了公义,我们只要是怀着一颗爱心去争取,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三、在这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世界上,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能活得好吗?
方济教宗是一千多年来首位非欧洲籍的教宗,国内某地教友彭成贤认为这恰恰体现了教会的普世性和大公性,祈愿新教宗继承上两任教宗的精神,继续关心中国教友和为我们祈祷,能坚持福音训诲、教会传统和原则,不与世俗和恶势力妥协
一位教授关于基督徒在政治中的角色向教宗提问说:请您谈谈我们在政治和社会中的妥协,我们在现世中的工作,如何能符合耶稣会的作风,如何具有福音精神? 答:参与政治是基督徒的义务。
然而,天主圣言教导我们要将罪与罪人区分开来:与罪不可妥协,但罪人则不同,我们都是罪人!我们如同病人那样需要得到治疗。为医治病人,医生应接近他们,给他们诊断,触摸他们。
教宗表示,「上主召叫我们时,不希望我们有所妥协或迟疑,而是做出彻底的回应」。教宗在强调回应天主召叫的重要性时,提到了远近驰名的「诗王」威廉(WilliamofLisciano)遇见圣方济各的经历。
不论相反天主的舆论、潮流看起来多么「势不可挡」,教宗在信仰真理和道德方面的教导是不会迎合这潮流,不会向恶势力低头妥协的。他首要服从的是天主而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