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新人在天主台前、父亲灵柩旁、双方家长、亲友来宾前互相许下婚姻盟誓,交换信物,并感谢天主、证婚神长及亲友后,完成婚礼,也实现了父亲生前的愿望。
爱不是交换品,不是你先应该给我多少爱。我再还你多少爱。爱是牺牲,爱是奉献,当你把全部的爱给了别人时,你也会获得最丰盛的爱,人与人之间没有比爱更永恒的财富了。
那好,说到这里,结合前边我们谈到的那个具体事例,年轻夫妇归还给那位传教员所有的圣物后抛下了在天主堂里看不见耶稣后,拂袖而去的举动,我想换一个角度给这位受委屈的传道员交换几点个人观点:1.作为一名传道员,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17.圣诞节是建立于交换礼物,天主给人的礼物——这个无可言喻的礼物,他的圣子,以及人把自己的身体做生活的祭品献给天主。(海弗纳)18.圣诞树并不是偶像崇拜。
3、奉献精神不足弥撒献仪好像成了交换,要让神父在弥撒中必需念出意向或亡者的圣名才能感到心里的平衡,而在求弥撒外,对公益事业捐献有限。即使对于盖教堂建圣殿,教友的心火和奉献精神大不如八十年代。
他厌恶推荐,不交换利益。他热爱责任,在推行法制方面堪称典范。事实上,这就是义德之路,腐败的解毒剂:教育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法制文化是多么的重要!
由此可见被人尊重是个人道德完善的结果,不是其他任何财富可以随意交换的,即便是乞丐也同样有自己的思想、人格、自重,不可任人轻蔑。
这神圣的交换于整台弥撒中继续出现,基督的头(司铎)与奥体(信友)一直持续地互相交流,并巩固他们的合一。
当天晚上,夫妇们进行了无限时的对话,书写情书、交换情书、彼此对话和选择题目,夫妇们进行了用心深入的对话,有的夫妇甚至对话对凌晨两点。
图眼前的实惠,牺牲永恒的产业,以永世的天乡,交换今世的浮华,这无异于以鱼目换珍珠!其三,人的贪婪根植于人的心灵和幻想,是任何物质都填不满的无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