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会长一生信仰坚定,全部身心献给教会。他热爱穷人,同情弱小,常行哀矜,体现了基督博大的爱,他坚强不屈,舍生取义,为教会争了光,为周家争了光。
出身于世代教友家庭的他们知道,如果从小不让孩子多参加教会活动,培育其信仰的话,等孩子长大思想定型后一旦信仰冷淡,则悔之晚矣。
尽管日子过得苦,但妈妈的信仰很坚固,每晚让我们和她念晚课和玫瑰经,从不间断。圣堂开放后,妈妈每天到堂里跪圣体、祈祷。在妈妈的潜移默化下,我们的信仰根扎得很深。
这些年来,想想挺可笑的,小莉走到人跟前,说的最多的是两句话,那就是:你带钱了吗?给我点钱!要是没带,记着明天给我带点!
周一早晨,从教堂坐公交车去搭公司的班车,我坐在车后门上来的第一个位置上,人很多,但心里很平静。
每座教堂的详细信息,他都仔细地记录下来,每张照片的说明都使人一目了然。由于对工作的热爱,厚厚的记录本里收集了全国各地的教堂图片,其中很多是从“信德”上剪辑下来的。
看后让人忍俊不禁却又浮想联翩,特别佩服作者独具匠心的超强讽刺力度,借此表现他对眼下日益浮躁的虚荣攀比风潮的深恶痛绝,对偏离“实用价值”之外的“贪大求洋”无情鞑伐。
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种可以称之为“拔高”,说这些传教士所做贡献的时候称他们是国际友人,但是把他们传教士的身份切割掉,跟他们的信仰切割开来,仅仅抽象地从人道主义等等方面去评价,似乎他的信仰,他的传教工作跟贡献毫无关系
寻觅过去只能拾回尘封的梦幻,然而是信仰撑起我支离破碎的梦,我要努力走向信仰的彼岸——让基督去成就自我生命的圆融。
●信仰带来的恩典之一就是,身体越来越像压伤的芦苇,但灵魂却似巍巍的昆仑。不管生活的巨轮如何碾压我们,都会意识到身边的基督,高声歌唱赞美的诗词,跟着基督坚定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