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它伴随着天主儿女的信任与自由呈现出来,我们人性痛苦的声音结合基督的声音,可以成为我们以及我们周围人的希望之源。
今天我谈第一个层面:在基督内的死亡。 我们常常以错误的方式看待死亡。死亡涉及每个人,它会深深触动我们,尤其当它近距离接触我们,或者它以一种令我们愤慨的方式,降临于那些弱小者和无自卫能力者的时候。
托朗枢机6月13日上午拜访位于伦敦西北部、全欧洲第一间印度教传统寺庙尼斯登庙时强调:「印度教和基督宗教共享许多珍贵的价值,其中怜悯可说是最重要的一个。」
1.信德召唤我们接受真理,在天主和所有的弟兄姊妹前为此真理作证在这四旬期接受并活出基督所启示的真理,意思是,我们首先要接受教会历代相传的天主圣言并被祂触动。
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是天主所爱、基督所救赎的。正如耶稣在末日审判的比喻中所教导的:“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爱人,就是爱在世上的基督。
「基督信仰道德的泉源在于天主的喜讯,祂为了爱我们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基督的圣死、复活与救恩向我们启发此时此地当行的善。
他的一生,忠于信仰,忠于基督,对教会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为了教会的复兴,他劳顿奔波,呕心沥血。
庆祝复活节不仅是纪念两千年前耶稣从坟墓中复活的事实,更重要的是耶稣的复活要改变我们的信仰生活,我们要经验到祂的复活,为祂作证。
这就是基督似非而是的理论:天主拯救不是藉由作为,而是通过让那人自己行动来拯救。不是用力量击败邪恶,而是将爱的软弱接受到底。
梵二革新的确让教会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抖落了身上堆积已久的历史灰尘,以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姿态出现在世人前为基督作证。梵二礼仪革新推行,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