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三)了解司铎在人际关系中,有三种可行方式去了解人:1.通过第三者了解别人我们通过第三者的看法了解一个人,得到的信息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很有可能对他人作出错误判断。
《圣经》也多次吩咐我们,要为自己和他人的疾病祈祷。你们中间有患病的吗?他该请教会的长老们来;他们该为他祈祷,因主的名给他傅油:出于信德的祈祷,必救那病人,主必使他起来。
基督徒要鼓起勇气,踏出第一步,接近他人,成为邻里的使徒」。
研习会的总结报告中写说:「为了进行新福传,灵修指导司铎们必须致力于研习人文与信仰培育;要作为好的福传者,必须成为福音的生活见证,此外还必须具备接纳、倾听他人,与人对话的能力,才能引领人走向信仰。
耶稣本人谈到爱时,讲论的是具体实际的事物:给饥饿者吃的,探望病人以及许多其他具体的事情。爱是具体的,是基督信仰的具体表现。
教宗从福音事迹出发,结合媒体每天带来的诸如谋杀、事故、灾难等坏消息,告诫我们不可陷入迷信思想,把悲剧责任全归咎於天主,认为遇难者罪有应得,幸免者应该觉得心安理得。
教宗进而向每日宣讲福音的诸多男女致敬,例如:司铎、好本堂、修女、度奉献生活者、传教士。教宗问道:今天在广场上的青年人中有多少人感受到上主要你们跟随祂的召唤?你们不要害怕!
耶稣始终以真理回应虚伪的人和意识形态者,祂说:‘凯撒的应归还凯撒——因为钱币上有凯撒的肖像——,天主的就应归还天主’(参阅:17节
问:在目前现代医学似乎忽略了姑息疗法的情况下,宗座生命科学院因此特别强调临终者的权利了?答:遗憾的是,太多的技术临在助长了一种文化。
教宗表明,年轻人有判断的能力,看到错误的能力,但也要有理解受苦者的痛苦的能力。教宗劝勉青年具有宽恕他人的能力,不要让自己被旧事物粘住,却要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