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以这首圣咏的比喻,对照耶稣死亡及复活的奥迹,他解释说:信友们经过黑暗,如同埋在地底的种子,是为结出丰硕果实而死去的麦子。
(天主教教理第1227条)之后,就是圣事的必要仪式:就本义而言,洗礼透过与基督的逾越奥迹结合,象征并实现受洗者死于罪恶,进入至圣圣三的生命。
对堂区的主要建议是举行弥撒圣祭,因为弥撒是信德的奥迹。在圣体圣事中耶稣亲自更新我们的信德、鼓励我们、支持我们、坚强我们。此外还有加强要理传授、分发要理书、与教会组织和运动合作等等的建议。
教宗解释:「显圣容的奥迹在耶稣走向使命完成的道路上并不造成阻碍,因为他很清楚,复活必须先经过苦难和十字架的死亡。」
这在天主圣三的奥迹中已经显示出来,在救恩史上传开,需要我们把所领受的天主的美善传给别人。
梵二文献《教会宪章》(LumenGentium),最先陈述教会的奥迹,再提到天主子民,然后才论及教会的阶级区别。
基督的降生奥迹告诉我们,我们不是孤单的,天主成为我们的一份子,并陪伴着我们。人类眼见许多道德观念越来越少,但是只要跟随福音就不会迷失。
耶稣在圣体圣事奥迹中无声地说话,每次都提醒我们跟随祂就是走出自己,不将我们的生命据为己有,而是奉献给祂和其他人。
要是不藉着接纳、交付自己、生育新人类的行动让天主来到世上的那一奥迹,就不会有教会,而这一行动只有经由接纳天主的神,才能实现。
因此,圣体圣事远超过一次单纯的宴席,而恰恰是在纪念耶稣的逾越,救恩的中心奥迹。纪念不单有记忆,一个单纯记忆的意义,它也指出,我们每次举行这圣事就是参与基督的苦难、死亡与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