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数据关乎在全世界推广世界主教会议文件的情况,以及大公运动和宗教交谈幅度。常务委员会指出,各地收到了总秘书处发布的文件,并在翻译方面付出了「可圈可点的努力」。
从1950年颁布的《基督的净配》(SponsaChristi)至今,默观生活经历了许多变化和转变,遵循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精神,产生了新的风格、形式、方式和实践。
自1960年代梵二大公会议以来,许多女修会放弃了传统习俗,转而采用更简洁方便的裙子和背心,或佩戴代表该修会的标志的世俗服装。
东姆各在大公运动领域的贡献也格外突出。1972年,他作为圣座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信义会联盟和世界基督教协会会议。他也是天主教与改革派信义会混合委员会婚姻神学小组的成员。
教宗指出,大公会议的礼仪改革,的确有助于信友更有意识地、积极地、有效地参与祭台上的神圣祭献。但是在教会某些地方,发生了一些弊端,对此美妙的圣事带来了混乱。
在弥撒讲道的结尾,教宗向巴尔多禄茂大公宗主教派遣的代表团表达问候。教宗说:“谢谢你们的临在!让我们携手前行,跟随并宣讲天主圣言,增进手足情谊。愿伯多禄和保禄陪伴我们,并为我们转祷。”
1962年,他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梵二大公会议的开幕会议。隔年,他被任命为其中一位“专家”。皮罗尼奥神父于1964年晋牧,在不同教区履行他的牧职。
关于这一点,教宗提醒说:“基督信徒的大公合一对话要求本着福音的精神,彼此友爱地纠正。这样的纠正使双方在分享信德和基督信仰生活的真正经验时,在精神上都能变得更富裕”。
印度教会于一九六七年成立该中心,以推广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1962-1965)的精神。马蒂诺枢机表示,除了区域性的协会,各地方教会亦应成立类似的全国组织,因为「圣地和朝圣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牧职」。
教宗说:“五十年来,庇护十二世教宗的邀请受到我的几位前任教宗的肯定,又因着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大力推动,所以响应《信德的礼物》的神父越来越多,他们和传教士及义工教友一起出发,前往非洲和世界其它地区,使他们原来所属的教区付出不少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