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杭州天主堂特别在大方井天主教墓地——卫匡国传教士纪念园举行追思已亡弥撒和祈祷礼,由本堂郑家茂神父主祭,方法全神父、马德玲神父共祭,约130名教友赶来参加了弥撒。
参加迎新春联欢的家人们每人得到了一个小礼物。爱德服务中心的家人们在一起开开心心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联欢会落下帷幕后,全体参加联欢人员和任大海副主教、本堂神父们合影留念。
弥撒中又有圣家会10名修女发愿,其中收录初学者1名王玛利亚,宣发初愿者7人,宣发终身圣愿者2人,李玫瑰和李路济亚。教区全体神长和客神父、修士、修女及全体教友600余人参礼。
教宗呼吁巴拉圭民间社会为建设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要聆听穷人的呼唤,因为提升穷人的基本幅度就在於我们怎样看待他们。教宗说:意识形态的目光派不上用场,它会利用穷人为其它政治或个人利益服务。
以下是天亚社对他的专访:天亚社:请问您主修哪一学系?赵若翰神父:我主修作曲,今年是第二年。作曲系内容很多,除了专业作曲,还要修读钢琴、管风琴、合唱指挥、额我略音乐、音乐礼仪和拉丁文等。
1952年,比利时籍宁夏教区主教到达新加坡,建立了天主教南洋教务促进社,为中国华侨教友服务。1953年王守礼主教被教廷传信部任命为教廷华侨教务视察员。1980年王守礼主教病逝于新加坡。
现年七十五岁的温神父告诉天亚社,他努力抢救邹族语文的行动里,以保存这个原住民语文外,更期盼借着《圣经》出版后,能鼓励邹族年轻人学习和传承母语,更激发他们的读经风气,真正了解耶稣基督的圣训,不致于在下山求学和就业后被世俗化
梵蒂冈册封圣人部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七月廿五日对《天新社》说:「教宗方济各曾经推进若望廿三世宣圣,现正考虑以同样方法处理比约十二世的个案。」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人类的科技和思想都在不断地进步,信仰的方式也需要不断更新,要与时俱进,但根是不会变的,源自白冷城的天主子的出发地永远是每个天主教徒的根。灵魂归向何处,心也就归向何处。
就拉美国家和墨西哥的情况,信仰社的专题报道中提到了墨西哥天主教多媒体中心主任奥马尔·索特罗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