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到教宗方济各在3月14日主日带领圣伯多禄广场的信友诵念三钟经后,特别谈到叙利亚爆发冲突的10周年,教宗再次回顾了人们遭受的巨大苦难,紧急呼吁交战各方放下武器,国际社会伸出援手促成和解、重建国家和恢复经济的工作
我们如果想想基督必须遭受的苦难和孤独,更是大为感动」。外邦人的宗徒深知「自由这个概念会带来的危险,而且他没有小看其后果」。
祷词(可诵念当日当晨祷或晚祷的祷词)领:主、基督,祢是至高天主之子,却甘愿屈尊就卑,下降人间,解救人类的苦难。众:主、基督,请快来,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和平安。
站在马尔谷后的若望宗徒圣史,他向“他的母亲”高举着耶稣苦难的爵杯,犹如记念他俩曾站立在十字架旁,又或使人记忆起耶稣曾对他和他的兄弟雅各伯所说关于苦杯的说话。
耶稣的神性“在与我们的苦难接触时闪耀发光,因为祂的心是怜悯的”。教宗强调,“向因自己的亲人死亡而痛苦的人投向怜悯的目光”,这很重要。耶稣以祂的怜悯消除了距离,走近这个失去儿子的妇人。
神父修女和百余名信徒在潘世胜神父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共同前往为义而流血致命的张维和(雅各伯)神父的墓前,完成了一次很有意义的逾越之旅,在圣人的坟墓前,大家静心聆听了张神父的简历和事迹,张雅各伯神父为了信仰受尽苦难
许多人遇上苦难不知所措,走上自杀。他们多么需要基督的福音来拯救!把福音"爱"的喜讯送给他们,使他们精神充实,前途光明,对人生充满喜乐。"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彼此相爱。
如果再遭遇一点人生必然的灾难,于是就更心灰意冷充满抱怨,不能正视也没有力量面对人生的挫折和苦难。追求根源,就是我们不能像那位在森林中迷了路的爷爷,对生活说声“谢谢!”是的!
1922年5月,陈天福出生于天津市教外家庭,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苦难与不幸伴她长大。17岁随母流浪到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在当时的天主教会办的公教医院学习妇科助产,在教友的影响下,领洗入教,接受了主基督。
要是没有爱我的人求我,没为他们作补赎、行祈祷,我真想严厉地处罚他们……所以你们应该多多呼求我的母亲玛利亚,她会时时刻刻以我苦难的功绩,使我平息义怒。因为家庭中的模范人物,谁能比得上在纳匝肋的圣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