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庄吉发,〈清代前期对天主教从容教政策到禁教政策的转变〉,原载《历史与宗教﹣纪念汤若望四百周年诞辰暨天主教传华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辅仁大学,1992),页315。]
现代华人移民是在这个时期来到美国的。在我们把基督教当成西方文化、当成洋教时,我们曾经断言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中国人,中国人认同和基督教认同好像水火不容。
这些华人教友本着照顾新移民的精神,热情招待了中国的修女,这是他们的荣幸,也是实践爱德的福音精神。从这些教友身上,会长们反省并学习如何在国内实践照顾中国的新移民,即到城市中谋生的打工族和青年学生。
这一联系也将在教宗方济各12月4日至6日对雅典(包括成千上万移民途经的莱斯博斯岛)进行的牧灵访问中得以体现。
“这得益于移民,巴林王国是世界上移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约一半的居民是外国人,他们为该国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教宗也谈到环保问题和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天职,即使生活更美好。
要是单从政治或社会方面去解读也许会造成误解,教宗的好感的由来是看到在美国的教会的每一代人所走过的路程,从参加这台弥撒的信友身上便明显看出,这个教会知道把相互间差别很大的移民团体联合在公教信仰的合一中,欣赏富饶的多元文化
中梵双方对话本身其实已经意味北京的天主教政策发生了改变,容许教宗在选圣中国主教职务上扮演决定性角色,没有「自选自圣」的「爱国会」已经不是过往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爱国会,而是成为严格按照字面意义理解的
教区主教公署三月十日公布,认可五个团体的婚前培育课程,以促进教区现时推行的婚前培育政策,凡参加其中一项课程的信友及慕道者,均可满全为举行教堂婚礼的婚前培育要求。
他表示,以巴冲突持久下来造成悲惨的后果,双方必须在实现两国方案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必须朝这目标加大力度来落实一些政策与项目。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总结他过去四天访菲的主题,批评一些赶时髦但肤浅的享乐风气,指菲律宾的人口控制政策威胁家庭,又批评人类破坏环境是背叛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