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主教及主教团有权作的适应386.当代依照梵二训令而革新的《罗马弥撒经书》,致力于使所有信友能主动地、有意识及有效地参与感恩庆典(弥撒)。
殖民主义在印度执行了破坏和重建的双重使命,基督教伴随近代殖民主义而展开的在华传教,一方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礼俗,瓦解着传统社会结构,与中国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另一方面,基督教近代在华的传播也对中国近代社会的革新
那么,这项选择正是如此:将教会伟大财富的一段音乐,也就是莫扎特的《降生成人》弥撒曲放入梵二革新后的礼仪当中。教宗方济各曾说过:《降生成人》弥撒曲无与伦比:它将你提升到天主跟前!。
事实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事件,美国学者约翰.巴洛以「一种新发现的火种」来描述这文化事件,也就是像某种东西彻底革新的将不仅仅是传播方面,也包括人。
如果不做到信仰上的真革新,整个结构上的改革都将无效。教宗最后强调,需要有传播福音的新途径,如通过建立在以圣体圣事为中心的小团体,来使人们更能感觉到教会就在他们身旁,并使他们能体验到天主的仁慈。
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声明是准备在家庭权利领域进行一项革新,即是英国在2015年前将承认同性婚姻。这个决定已经引起许多宗教界领袖的强烈反对。
时至今日,很多教友仍然这样固执,看不惯新事物,接受不了革新。我觉得,要是教会如今还一直做拉丁弥撒,还总念文言日课,起码不会吸引青年人走向天主。曾经耳闻目睹过许多例子。
出于这一目的,庇护十世将儿童初领圣体的年龄提前到7岁,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观念上的革新。
修女们也无人问津,认为这就是梵二礼仪的革新,尽可能简化礼仪。
圣座新闻室主任说明﹐当天上午的会议中有11人发言﹐主题包括:圣座各部会活动及其与各主教团的关系﹐教会在梵二大公会议启迪下的革新﹐教会局势﹐以及在世界内、在不同文化场域中新福传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