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意大利里乔内於8月16日至23日举办第6届青年福传活动,主题为「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吧!」为数众多的青年投身於这项福传活动,夜以继日地前往商店、舞厅和海滩宣讲福音。
“福传”是个新名词,它和“传教”有区别。一、“福传”是传“福音”,要传的是宗教所代表的精神,让人在其内活一个能亲身感受到的幸福的生命;“传教”则是纯指传一个宗教。
时隔不久,又出现了礼仪之争,给刚刚展开的中国福传运动重重的一棒。中国教会福传的再复兴应该说是1840年之后的事情了。
衡水市深县位桥村有个外教人叫老牛,在制革厂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吕江浩认识了老牛,就向他福传。
现在,为了搞好福传工作,各地教会大都会组织教友们参加一些培训或者传道交流。这些活动是短期的,但是这些短期的工作却往往会燃起教友们极大的传教热情,这份突然而至的热情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而且近十年来,没有再发展过一个新教友,我们的神父也从来不会光顾这里,前些年曾来过两个修女,但被村里人怀疑成传法轮功的给赶跑了。至今这个小山村里还是十年前那几个可怜巴巴的教友。
首先说传福音吧,这是主耶稣交给我们基督徒最神圣的使命。看到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灵魂,其实他们也是为耶稣所爱的,他们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街坊邻里,或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
在过往的福传经验中,我们十分重视哲学神学式的福传;讲礼重仪式的福传;科学文化式的福传;讲经布道式的福传。这样的福传都有其不同的效用。但就方法而言,对于中国的国情和多数老百姓来说,多少还有一些距离。
正是由于“信德”的培养呵护和安慰帮助,才使我有幸成为一名文字福传工作者,才使我的信仰生活扎下了根,才使我的家庭和睦而幸福。每次出门前去各地做福传工作,“信德”总是我有力的福传助手。
我们的福传工作,不能以加入教会的人数的多少来衡量福传的成功与否。如何使一个外教人,通过我们的帮助,让他(她)自己从内到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改变。而后再决定是否加入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