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基督面前,铺设的应该是我们自己,不是外衣或无生命的树枝,这些很快就会枯萎,只能短暂地使我们赏心悦目。我们的衣服是圣宠或说整个的基督:因为凡因基督而受洗者,就是穿上了基督。
教宗说:“当我们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或更好时,那就是完结的开始。”教宗指出,圣伯多禄和圣保禄宗徒的一生是实践谦卑的一生,他们明白圣洁不在于自我抬举,而是懂得自我贬抑。
教宗接着解释耶稣的第二个要求,即“谁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不配是我的”(38节)。教宗说:“没有十字架,即没有人要付出的代价就没有真爱。
如果说那些不愿祈祷,对修德成圣没有兴趣,并且不关心自己与天主关系远近的司铎最终的结局,是远离正道或走上下坡路,这不是什么值得惊奇的事。这样他们反而成为教会的问题,而非解决教会问题的渠道。
耶稣就以自己所行的标记作出回答:瞎子看见、死人复活、穷苦人得了喜讯(玛十一2-5)。教宗解释说,若翰不明白耶稣履行使命的方式。他陷入苦恼,因为他处在双重的黑暗中:牢狱的黑暗和心灵的黑暗。
在当天取自《申命记》的第一篇读经中,梅瑟说天主由地面上所有的民族中拣选了我们作自己特属的人民。
天主向我们说话,就如父母亲向自己的孩子说话那样。 教宗说:当孩子做恶梦被惊醒,哭闹时…,父亲会走过去对他说:别怕!别怕!我在这里。上主也这样向我们说话。‘雅各伯虫豸啊!
教宗解释说,耶稣以爱的逻辑打乱了他们的逻辑;耶稣擧扬卑微的人,贬抑那些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人。
当教会只宣讲自己时,她就有祸了,就会失去方向。主日福音记述洗者若翰看见耶稣向他走来,便说: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若一29)。教宗表示,这是决定性的一幕,不是一桩趣事。
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自己”作为铭文刻在德尔裴神庙上,而“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