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基督自身之恩典,它说服门徒丢下一切来跟随他,这恩典使他作了在世人看来是最大的亵渎的忏悔,它邀请伯多禄为他曾否认过的主献身,并因此而赦免了他所有的罪。在伯多禄的一生中,恩典和作门徒是不可分割的。
(玛6:14-15)为了进一步说明宽恕的重要性,耶稣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大意是说:一个仆人欠君王一万个塔冷通,君王要跟他算账,由于他苦苦哀求,君王动了怜悯心,就赦免了他的一切债务。
耶稣的公开生活始于在约但河受洗,洗者若翰的洗礼标志出受洗者“愿意悔改,为得罪之赦”。耶稣来到若翰那里为受他的洗,若翰有意阻止祂,但耶稣坚持,是为体现基督“与罪人同在”的明确意愿。
只要真悔,无不蒙赦矣。由此可知,他对教理和圣事非常熟悉,他知道一个人于临终之际,在没有神父施行傅油圣事的情况下,只要发上等真切的痛悔也可以获得罪赦。
罪上加罪:原罪之外加上许多本罪。我们也知道:罪过之中,有着“罪恶”——罪的可恶,及“罪罚”——该受的罚。我们犯罪,得罪了天主,便该受相当的罚。
答:奉献者要亲手按在祭牲头上,表明把自己的罪转移给祭牲,并借它代替自己献于天主,以求赦免与悦纳。6.问:谁负责宰杀和处理祭牲?
宗座圣赦院为全球告解司铎举办的关于良心内署领域课程于3月9日结束,1300位学员在宗座圣赦院院长蒙特罗·德卡斯特罗枢机的带领下于当天中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集体觐见了教宗本笃十六世。
枯木萌芽是复活,雨后清新是复活,太阳升起是复活,大地回春是复活;一觉醒来是复活,生命诞生是复活,走出自我是复活,重新得力是复活;盲人看见是复活,瘫子行走是复活,囚犯得赦是复活,奴隶自由是复活;跌倒爬起是复活
还有当耶稣死了后,我们相信天主,求他宽恕,他赦免了我们的罪,我们就又成为天主的子女,万王之王的子女,那时我们就获得如迦拉达书5章22节至23节上说的: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
她感谢耶稣的血赦免了她的罪。她的面容显示了无限的幸福与喜悦,并深信她将与天主见面。史托非尔等人在仪器旁,她的祈祷被他们听得真真切切,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