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园祈祷所内座无虚席,礼仪在鲜花林立、喜气洋溢的氛围中开始,祭台上,修女们精心准备的十二盏玻璃烛灯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十二朵芳香娇艳的玫瑰红橙相间地摆放于烛灯之间,任神父在讲道中说:“玫瑰经是一种默观和祈祷
圣若望以此为「高举」,也就是耶稣在十字架上受举扬;因为若望默观耶稣的苦难、死亡、复活、升天,以及坐到圣父的右边,为单一的奥迹。虽然他没有否认这些事件的发生,在时间中,有先后次序。
「祈祷的人默观周遭事物的奥秘,看见繁星点点的夜空,天文学如今向我们展现出它的浩瀚无垠。祈祷的人也思索著,在这如此宏伟壮观的化工背后,该有怎样的爱的计划!」这种默观引领祈祷的人不禁自问:「人类算什么?」
感谢时任布鲁日总主教柏拉图(PierrePlateau),天主羔羊门徒小姊妹会于1955年被授予默观宗教团体的称号。
在末日,我们都将面临那一天,上主会问我们什麽呢?祂会问我们怎样议论祂吗?不!祂会问我们做了哪些事。
进一步发挥说:凡听了这话,并接受了,并结出了果实的人是属于天国的人,生活在天主的统治权下;他们留在世界上,却不属于世界;他们携带着永生的种子,它是转化的根源,现今在受到爱德推动的良好生活中已经彰显出来,到了末日的时候将获得肉身的复活
耶稣:凡父交给我的,必到我这里来,而到我这里来的,我必不把他抛弃于外,而我在末日要叫他复活;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
在那机会上,教宗把关于女性默观生活的《寻找天主的面容》宗座宪章赠予她们,象征性的赠予世界各地的女隐修团体。
然而,他们凝视自己的女儿,跟我们凝视、默观玛利亚,截然不同。 人生痛苦,在所难免;玛利亚的痛苦却成了她的爱子、耶稣基督的奥迹的一部分。玛利亚的喜乐因她的痛苦而有,而她的痛苦亦是由她的喜乐而来。
五六年前,我就开始一方面努力钻研灵修神学,一方面应用于实践上潜心默观神修。圣十字若望、托马斯·默顿、大德兰等灵修大师的著作成了我依依不舍的枕边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