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讯2010年3月15日,唐山教区八户村堂口举办信仰分享活动,由去西欢坨堂口参加避静的6位教友给大家做分享,讲述每个人在避静中获得的恩典与感想,让没有时间去参加避静的教友们开阔视野,聆听到新的信仰食粮
2、在长洲和保禄静院学习神操的个别辅导式避静,使我在陪伴与被陪伴的角色扮演、分辩神类及意识省察的具体操练中比去年更深入体验到“默观心态”的重要,在生命中感受到主的临在及对我和普世人类的爱!
藉着耶稣,时间、意义和救恩得到了圆满。之后不再有新的启示,耶稣已经作了完整的启示。 教宗继续说:圣经和基督徒的时间观不是循环的,而是直线的,是一条走向完成的道路。
修女按避静人员的特点,选取了相应的内容,使他们通过避静,更深刻地认识到为教会服务的职责,如何使自己在服务中更好地切合主的旨意,但都会让教友们学会默观祈祷,静下心让主来到心中,学会放下包袱,肯定自我,带领他们思考我是谁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静观,无论周围多么喧哗吵闹,你都可以获得自我的平和与宁静。长期静观的好处十分明显,值得你坚持下去。
默观之路5.然而,重新鼓励诵念玫瑰经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是激励信友默观基督奥迹极有效的方法。
来自秦皇岛、迁安和卢龙堂区的18名选手参加比赛,两位本堂神父还邀请了唐山、秦皇岛两地以及卢龙堂区的教友大约一百余人共同观看了此次比赛。
但丁神父始终充满耐心,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安静与祈祷的关系,并且还亲自教大家默想圣经与默观祈祷的各种方法,加上他一贯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宣讲,教友们居然很快接受了避静这种既传统又新颖的灵修方式,留在堂里默想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三、叙事逻辑:从“救赎史诗”到“历史绵延”——时间观与文明叙事的对照圣经与中国传统经典的叙事结构,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时间观。《圣经》是一部典型的“线性救赎史”。
达拉鲁教授表示,随着时间的推进,托马索加深了对圣方济各生平的认识,他的第二本传记所描述的内容虽然比较短,但更新颖,更深入、更具默观意义,几乎更能使人看到圣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