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我根本就听不入耳,认为那是无稽之谈,心里想,我才不愿那样与世界背道而驰呢,甚至我觉得选择做修女简直是一种谎谬。可为了爷爷的一片好心,也只好不出声。
教宗还提醒与会者警惕选择性教育,因为它使富人疏远穷人。与会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多元复杂的环境中、在公教信徒属於少数群体的地方,教会如何开展教育工作?
教宗由此谈到政策,因为“在众人眼皮子底下,自由市场缺乏必要的纠正,变得野蛮,而且制造出越来越严重的局面和不平等”。在这方面,“妇女受害最深”。
事实上,婚约要求未婚夫妻自觉地作出选择,表明愿意共组家庭,一生不离不弃」。关于这点,全世界已有许多教区发展了更适合实际情况的家庭牧灵方针,诸如研习班、避静和祈祷聚会。
对此,教宗提及圣若望鲍思高,他“选择和接纳了遭到遗弃的儿童和青年,他们既无工作也缺乏教育,并以具体的方式让他们体验到天主的慈父情怀”。
幸福的人,就会选择退让。幸福的人,会有怜悯的慈悲心。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保持自己的“幸福”,欣赏自己的“幸福”,就是保持充满喜乐和希望的人生。
耶稣,以及跟随祂的人,即使遭受极大的折磨,也甘愿选择维护他们的信仰及人性尊严。那些外在的限制及伤害——身体上或心理上的——没有束缚过他们的灵魂,他们在苦难,甚至在死亡面前,重新获得自由。
为了爱基督、效仿基督,他们毅然选择了神贫、守贞和服从的献身生活。由此,也展示出天主是值得他们献出一切的大爱。这样爱天主的人,才会爱兄弟姐妹。诚然,许多修会面临着圣召减少的问题。
阿玛托枢机主教说,真福舍夫勒主教教导我们一条见证信仰的道路,就是服从天主的诫命和常怀祝福,必要的时候不惜做出牺牲……这位殉道真福的生平,正是向我们显示永恒的爱与宽恕的价值。
他在弥撒讲道中指出认识耶稣所必要的三种语言:头脑、心灵和行动的语言。 这人到底是谁?他从哪里来?教宗方济各从黑落德对耶稣的疑问展开他的弥撒讲道。教宗说,这个问题事实上每个遇到耶稣的人都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