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四旬期祈祷、守斋和施舍,目的是不让表面的物质控制我们,教宗解释说,因为重要的不是外表或成就,而是我们内在的所有。祈祷、守斋和施舍是四旬期旅程的特征,其中包含着十字架和舍弃。
二十多年前,教会刚刚开放,大家非常重视过四旬期,大人们会特别提醒自己的儿女守大斋。记得那时,不少教友会在整个斋期内每天守大斋,更多的人在瞻礼四和瞻礼六守大斋,小斋则整个斋期都守。
此次活动在堂区会长金志华的统一部署安排下,提前发布通知,编制教友轮班守圣时计划表,每个小时至少两名教友轮班守圣时、拜圣体。教友们都积极进堂朝拜、陪伴耶稣圣体,不少教友在祭台前,一跪就是两个小时以上。
当天礼仪读经呈现了两种态度:撒罗满王在天主面前崇高的谦卑,以及经师们死守戒律、处处谴责他人的卑劣态度。教宗勉励嘉布遣会士成为伟大的宽恕者,因为谁若不懂得宽恕,他终将像经师们那样总是谴责他人。
他们多次重新制定法律,很多次,以致有了500条戒律。一切都制定好了。
真正的守斋是四旬期的义务之一,其意义旨在帮助他人。
但是,如果补赎及苦行不是戒律,我们就不得不反对建立苦修主义的任何企图及尝试了。连基督徒特有的苦修(譬如福音劝论)也不能用这一类的辩证为根据而成立。
守斋与望德守斋使我们关注与自己的关系。天人关系是人人关系的基础,天人关系需要我们在祈祷中与天主会晤。人人关系是天人关系的体现,人人关系邀请我们在施舍中与他人共融。
文告的内容邀请我们重新发现守斋的价值。教宗指出:“真正守斋的目的在吃真正的食物,这个食物就是天主的圣意”。
在四旬期开始之时,朋友传来一份数据,提供另类斋戒方式,愿意在此和大家分享与共勉:一、守「愤怒和憎恨」斋-每天给家人一个特别的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