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你没有华丽的仪表,但在我心中你是美的,美得如同一朵灿烂的太阳花,微笑是因着阳光的播撒,挺立却是为了做千万棵小草的灯塔。
有的如太阳花般朴实无华;有的如牡丹般华丽高贵;有的如天香百合般纯洁;有的如红玫瑰般热情。她们在天主的恩宠里成长盛开,把教会装点的格外美丽。
教宗继续讲解说:耶稣在预先告知门徒他将受难的事之后,就单独带着伯多禄、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上了一座高山,在他们面前变了容貌:他的面貌发光有如太阳,他的衣服洁白如光(玛17,1-2)。
太阳失去了光,圣所的帐幔从中间裂开,耶稣大声呼喊说: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你手中。说完这话,便断了气。(路23:44-46)在耶稣断气之前,黑暗持续了3个小时,从中午到下午3点(从午正到申初)。
今年夏天,欧洲大部分地区气候很不好,西班牙连年干旱,葡萄牙大火烧林,而我们居住的北欧,很少看到太阳,气候凉爽得连白天都要穿毛背心。
十字架血祭就像分施光明、温暖的太阳,每天早晨太阳要重现于我们中间分施它的恩惠。耶稣虽然在复活后离世升天,但他仍旧借着常行不息的弥撒,降临到我们中间,分施他的救恩。
他每天一丝不苟地把祭坛归置得整洁规范,夏天祭坛用的白蜡烛受热变形了,他就在太阳底下把蜡烛晒热,再一根一根搓直包好,自己却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
学生答:“由太阳而来。”学者再问:“太阳由何而来?”学生答:“由星云而来。”学者又问:“星云从何而来?”学生感到迟疑,勉强答道:“星云由自然而来。”学者进一步追问:“自然从何而来?”
学生答:“由太阳而来。”学者再问:“太阳由何而来?”学生答:“由星云而来。”学者又问:“星云从何而来?”学生感到迟疑,勉强答道:“星云由自然而来。”学者进一步追问:“自然从何而来?”
人性作者写下在这历史事件中天主与他的相遇,给他的拯救,这已是从救恩的角度来处理/理解该历史事件,这就正如我们说:每天起床看见太阳从东方升起,天主又赏赐了我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