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玉海老师的写作是一项使命说焦玉海老师是第一个分享的作者,当他说到作为信德的通讯员必须有使命感时,我很有触动。在教会,无论什么工作,都是在天主的召唤下进行的。
(玛7:21)激发教友们的福传心火,使教友们急教会之所急,想教会之所想,具有福传的使命感、责任感、迫切感,“为了熙雍我决不缄默,为了耶路撒冷我决不休息。”
二、传福音的动力来自于教友的使命感和依靠圣神的引导。 三、传福音的方法,运用智慧和爱德。 四、传福音的途径在社会各领域。 五、传福音的效果是应该相信天主的全能感化。
在这之前,笔者并不认识燕神父,只听老教友说,他是一位有使命感、责任心的好牧羊人。从他的身上你会看到正能量。
他像一个普通的天主教徒那样,时常祈祷、默想、省察、办告解、参与弥撒、领圣体等;他以一个修道人的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如做圣依纳爵神操、守斋、打苦鞭、行克苦等神功;同时,更以一个传教士的使命感来自我期许,他与神父们密切合作开创了上海教会
恰恰相反,几乎每一次的神迹都是在某种突如其来的呼求或危难发生时,耶稣在同情心、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催迫下,有时甚至在他人的责难和反对下,毅然决然地为回应个别人士或整个人群的需求而行的:在加纳婚宴中变水为酒的第一个神迹是应母亲玛丽亚的转求
至于“福传”一项,只是采取坐堂守教,守株待兔的消极办法,缺乏除“牧灵”以外,还有应领导教友进行福传的使命感。
他的一生,忠于信仰,忠于基督,对教会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为了教会的复兴,他劳顿奔波,呕心沥血。
四是福音的传播,有赖于基督徒使命感的觉醒,福传意识的觉醒,使得所有基督徒在世生活的每一天,都活在基督的使命之中。
党的领导不是包办代替、越俎代庖,而是要通过正确指导和有力推动,促使宗教界自我觉醒,激发宗教界内生动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