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生者无忧,死者有苦(可能面临炼火之煎熬)。基于不少教友对炼狱的认识不足,故对亡者的灵魂的得救与否漠不关心。
教宗写道:“在犹太新年(RoshHa-Shanah)、赎罪日(YomKippur)和住棚节(Sukkot)的隆重节日之际,我很高兴向您和罗马犹太团体致以诚挚的祝贺。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9月25日主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为成千上万名要理教员主持弥撒,勉励他们不要苦叹社会、教会及周遭一切的不好,却应创造历史,宣讲天主是爱。
问:赎罪盖上有哪些装饰?它象征什么?答:上面有两位金革鲁宾,他们的翅膀遮盖赎罪盖,面朝赎罪盖,象征天主的荣耀与临在,赎罪盖是上主施恩与与人相会的座位。
病床上她没忘记效法耶稣克苦的精神,劝一位教外人领了圣洗。素珍死前,躯曲弯,肢变形,皮贴骨,瘦若柴。面对剧烈的病痛,她从不呻吟,总是不断的祈祷。
二、初熟祭和赎罪祭(15:17–31)问4:初熟祭的意义是什么?答:初熟祭代表感恩与承认天主为供应者。无论收获多寡,信徒都将最先的果实奉献给天主,以示服从与信赖(参《申命记》26:1–11)。
圣经上有为亡者祈祷之事:犹大玛加伯曾为亡者献赎罪祭,求主宽恕他们的罪过(玛下12:46)。我们不要认为,对亡者举行悼念仪式,做个安所弥撒,便算万事大吉,日后不再继续为亡者祈祷、献弥撒。
为表达“重新皈依”,教会传统上,在四旬期开始,会给教友赎罪者,在头上撒灰土,这就是“圣灰星期三”(AshWednesday)的仪式。
他今年圣周期间以教宗特使的身份在伊拉克慰问难民,带去教宗的关怀和援助。斐洛尼枢机4月7日晚间晋见教宗方济各,汇报了这次使命的重要时刻,以及许多基督徒因圣战分子占领家园而被迫离乡背井的困境。
因为我们所有的基督徒都该成为福音喜讯的传播者、宣讲者、见证者、践行者、推广者,都该尽力把自己所信仰的精神用言语、文字和表样,传递给自己身边的兄弟姊妹和周围人群,让更多的人接受耶稣基督爱的福音,分沾他牺牲自我舍己为人以苦赎罪的无限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