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天主不仅要求玛利亚做祂独生子的母亲,也要求她在救恩计划上与圣子配合,为圣子工作,好使天主的慈悲大工程在她这位谦卑的婢女身上实现。
教宗解释道,耶稣的这席话终结了接连回应「我在这里」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即为回应『我在这里』的历史」。亚当犯罪後因畏惧上主而躲起来,从此天主便开始召叫男男女女,并听见他们回应说:「我在这里,求祢差遣。」
「主耶稣每天都将身心受苦的人托付於你我,好使我们在他们身上倾注上主无限的慈悲与救恩」。教宗最後重申他上次接见人民运动时提及的重点,说道:「没有任何民族是罪犯,没有任何宗教是恐怖分子。
谈到他刚祝圣的基督救主像,教宗说:基督注视着我们,祂投向我们的目光是救恩和怜爱的目光。这同样的慈悲目光曾看穿宗徒们的内心,激励他们走上新生命的旅途,跟随并宣讲他们的老师。
谈到他刚祝圣的基督救主像,教宗说:基督注视着我们,祂投向我们的目光是救恩和怜爱的目光。这同样的慈悲目光曾看穿宗徒们的内心,激励他们走上新生命的旅途,跟随并宣讲他们的老师。
教宗阐明,「天主的救恩是一段走向时期圆满的旅途,一段有圣人也有罪人的旅途」。上主「引领祂的子民,不论顺境或逆境,自由或是被奴役;上主始终带领祂的子民走向圆满」,走向与上主的相遇,最後抵达耶稣那里。
教宗最後勉励众基督徒意识到自己是瓦器,最软弱的人和罪人,只有这样,天主卓绝的力量才会扶助我们,赐予我们圆满、救恩、幸福,以及得救的喜乐,我们才能领受上主的宝贝。
教宗最後引用马佐拉里神父的一篇关於天主慈悲的祷词祈求道:上主啊,任何人都不被排除在救恩之外,因为祢的爱容纳每个人,并且不因我们的反抗或拒绝而沮丧和退缩。
教宗阐明,天主的救恩是一段走向时期圆满的旅途,一段有圣人也有罪人的旅途。上主引领他的子民,不论顺境或逆境,自由或是被奴役;上主始终带领他的子民走向圆满,走向与上主的相遇,最后抵达耶稣那里。
达味圣王说:上主,你是我的磐石,我的保障,我的避难所;你是我的天主,我所一心依靠的磐石;你是我的护盾,我救恩的角,我的堡垒。(咏18:3)天主是我们人生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