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20世纪前来自耶路撒冷的事件继续在教会内回荡着,心中强烈怀有玛利亚,耶稣的母亲的热切信德、最先看到坟墓已空的玛达肋纳和其她妇女的信德、伯多禄和其他门徒的信德。
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真是戏居性的转变!承接着上主日的福音,耶稣的“同乡”——加里肋亚(耶稣曾受教养的地方)的人——都称赞祂所说的话,并“惊奇他口中所说动听的话”。
这个现实给我们提出一个挑战,要求我们认真思考我们的身份和作为“天主教信徒”的我们与我们的信仰有多少的一致性。
(梵蒂冈电台讯)天主的事不能只用头脑来理解,而须向圣神敞开心灵。教宗方济各5月1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
来源:天主教长治教区
教宗说:的确,就因为我们有困难也有希望的日常生活也能从天主的母亲那里领受她精神旅程和她享受荣福的光照,她的行程和终向该当也必须以某种方式成为我们自己的行程和目标。
然而,正是在空旷无际且干旱的荒野中,“上主的光荣显露出来”。这对于人类的期盼是一个惊喜,也是值得领会的一个美好讯息,因为上主看重微小和卑微的事物,要求我们内心贫穷,不骄傲,“一如荒野是贫瘠的那样”。
教宗指出,「这段福音章节具有重大的象徵意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处於巴尔提买的境遇。失明使他陷入贫困,生活在城镇的边缘,全靠他人的接济过活。罪也产生同样的後果:罪使我们贫乏又孤立。
今年这个节日的徽标取了乔托的壁画《若亚敬的梦境》,画中的天使前来探望被挡在城门外的若亚敬,好似对他说“上主垂听了你恒心的祈祷”。
上主赐予我们的希望不使我们与他人分离,也不叫我们诋毁他人的名誉或排斥他们。这希望绝对不叫人失望,因为它牢不可破,它的基础是天主对我们每个人的爱,比一切可能存在的事物都更加可靠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