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会层面,雷鸣远神父全牺牲、真爱人、常喜乐精神,德兰修女爱,直到成伤的精神,以及在牧灵福传中不计其数的神父、修士、修女,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名、不谋利,只为弱者、穷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放弃自己优渥的生活和前途
自然的德行或本性德行,被称为伦理的美德,亦称四枢德,包含智慧、正义、勇敢、节制四样德行,其中以智德为首,那是小心谨慎,分辨是非善恶的德行;义德,是公平的把众人应得的归给他们;有勇德的人,能够为了维护正义的事,甘愿放弃一切
祈祷,教导我们放弃盲目的偶像崇拜和对自我的自满,承认我们需要天主及池的仁慈。啁济,让我们不再疯狂地为自己囤积一切,幻想会有一个其实不属于我们的安稳的未来。
正是靠着不管是发自真心的还是下意识地呼求,天主应允了他,没有放弃他,他为此深深地感谢父母。
虽然社会的变革致使教会的各项事业具废,但主教心中却从未放弃过为天主献身的理想。在没有教会、没有老前辈支持的情况下,一直持守着自己的信念,保守着自己的圣召。
成圣或回归父家是天主公平地赐给每个人的权利与福气,人本来不能拒绝,也无法放弃,但人因选择“愿意”接受或选择“不肯”接受,使得结果大异其趣。
(玛25:40)耶稣的话就是张凤娥的信念和动力,她虽历经坎坷,面临重重困难,可她不言放弃,她相信自己从事的是世间最卑微也最光荣的事业。她,愿做太行山脚下的“德肋撒”!
1946年,她在前往印度大吉岭的火车上听到了一个清晰的声音:“你要放弃一切,跟随祂进入贫民窟,在最贫穷的穷人中去侍奉祂。”德肋撒修女说:“我知道这是祂的旨意,我必须听从和跟随祂。”
同时,教宗说:「任何社会绝不能放弃教育的责任。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国家预算往往提拨给教育太少资源。教育主要被视为成本,是可做出的最好投资。」关于工作,教宗表明,劳动是「建设并维持和平的必不可少因素」。
在礼仪年的这个特殊时期,让我们学习超越自己,放弃一些包括财富和兴趣及时间在内的东西,注意周围人群,尤其穷人、穷人的尊严及其需要,做出些微关心和相助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