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主耶稣对穷寡妇的献仪所讲的:众人都是拿他们多余的作为给天主的献仪,而这个寡妇却是从她的不足中,把她所有的一切生活费都投上了。
因为有爱,所以找他的教友还不少,他也总乐意不辞辛苦地奔波在为主为穷苦人服事的风雪路上。感恩文章的作者和编辑,他们给了读者一份神圣的感动,一个福传的生动见证,一面在主内生活的镜子,一种温柔的催促和召叫。
德肋撒修女对贫病交加的穷苦人爱得那么深厚,她经常从街道旁、阴沟里、垃圾堆救起那些或伤口满是蛆虫蚂蚁、生命危在旦夕,或瘦骨嶙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没有着落,被人抛弃、无人问津的最小兄弟,为他们清洗伤口
『穷人和贫穷的民族被指控是暴力分子,但若没有公平的机会,不同形式的侵略和冲突就会找到滋长的温床,早晚会爆发出来。』
无论他穷也好,富也好,疾病也好,健康也好;他喜欢动也好,喜欢静也好,喜欢运动也好,喜欢音乐也好,无论他喜欢什么,彼此相依相伴。
她愿意她圣子的司铎都是圣地守夜礼中燃烧的火焰,提醒所有人,尤其是穷人和受苦者、那些作恶和播撒暴力与毁灭的人:‘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一道皓光,光辉已射在那寄居於漆黑之地的人们身上&rsquo
片中记述了从二O一三年三月十三日晚在圣伯多禄大殿阅台上一句十分接地气的晚上好,到国际局势、牧灵访问之旅;到以世界的郊外和穷人为中心的训导;梵蒂冈媒体的体制改革。
片中记述了从二O一三年三月十三日晚在圣伯多禄大殿阅台上一句十分接地气的晚上好,到国际局势、牧灵访问之旅;到以世界的郊外和穷人为中心的训导;梵蒂冈媒体的体制改革。
教宗继续说,若没有心灵皈依带来的平安,全球大家庭的理想将可能成为陈腔滥调,甚至鼓励丢弃文化的传播,使穷人和弱势群体遭受冷漠,包括那些被剥夺生命权的胎儿。
十八世纪英国的国会议员WilliamWilberforce,是位笃信天主的人,他穷一生之力,历经无数波折,终于推翻了英国的奴隶制度;1833年,他临终的那年,英国国会通过废奴法案,并且用两千万英磅来推行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