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个世纪的发展,在我们面前似乎一直有某种不和谐的地方:基督信仰、它的喜讯及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自始都是通过光明的象征得以表达;但是与此同时,也常被盖上迷信黑暗的印章,背负反对理性光明的骂名。
但是他们说过:‘我们的名字叫基督,我们的名字属于基督,我们就是要让这个世界看到基督的标记。’他们不局限于哪一个地方,哪里没有信仰,他们就到哪里去。外籍传教士在昨天就有这样的胸怀,这样的胆魄。
她说:和你们信耶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有了信心,就看到了光明。苦也不觉得苦了,累也不觉得累了。我们老两口也能加入基督徒的行列该多好啊。教友们看到他们的改变,打心里高兴。大家说:让我们共同祈祷吧!
教宗说:在那些人类的边缘,教会受召走出去,去会晤我们众多尚未体验耶稣基督的力量、光明和安慰的弟兄姐妹们,他们没有信仰团体相伴、缺乏具有意义和生命的眼界。
主教为候洗者一一付洗,为他们穿上白衣,表示加入教会,成为新人,授于他们蜡烛,使他们生活在光明之中,成为照世的真光。之后,主教为成年的新教友覆手,赐于他们圣神七恩,给他们付油,使他们领受天恩圣神。
这再次显示,当地处于困境的天主教会还要走漫长而艰钜的道路,才能看到光明的未来。
丹佛主教辖区的通信主任珍妮特(JeanetteDeMelo)回想说守夜弥撒在日落后开始意味着从黑暗中走向光明。
教宗说:「舒曼曾写道:『让我们在演奏门德尔松大师如此优美的乐曲时,越来越丢弃黑暗的作品并紧握光明的武器。』」最后,教宗感谢大家并祝大家有个美好的夜晚。
文件中指出,推动司铎职务圣召的牧灵指南是在既有光明又有黑暗的情况下为圣召牧灵工作制定的指导路线。在西方国家,尽管这项牧灵工作结构完整,又有创意,司铎圣召仍不尽如人意。
《圣经》让我们知道:天主无所不在,处处都在,明白天主的语言是我们步履的明灯,是我们路途上的光明,她的语言必会发亮光照,纵使知识浅薄的人也可以通达知晓,明白和大众融洽相处,以和谐取悦于人,福传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