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村里有一个老会长,当然那个时候他并不老,也就像现在我这岁数,那个时候神父很少去,教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基本教会知识的任务当仁不让的落在了这个会长身上。
一位老教友,主日天他几乎必进教堂,有一次他手捧《新约》圣经,虔诚地走向神父,请教神父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神父啊!我怎么到处找不到《依撒意亚》先知书呢?
我虽是个老教友,但以前的信仰只是表现在早晚祈祷,大瞻礼进堂上,有世俗的需求时总是向主伸手要,从不考虑灵魂的饥渴、天主的意旨,更不想做什么奉献。
素华从小出生在张家庄一位老教友家庭。老人虔诚的信仰使她耳濡目染,扎下了信德的根子。素华人长得俊俏,品行好,知书达理,为了给不富裕的家庭增加点补贴,21岁那年她到一家私人企业打工。
我现在激动地问一句,我们的老教友们,我们这一生劝说了几个教友?
李主教在弥撒讲道中回顾了教区150年来发展壮大的历程,他感谢教区主保——仁慈的耶稣圣心的眷顾,感谢教区历史中可敬的先贤们的辛勤耕耘,感谢改革开放26年中,为教区的恢复重建呕心沥血的老主教、老神父和老修女们
教产未归还以前的多年中,教友们常去十多里外的农村宗家庄参与弥撒,或者在市内的老教友井志珍家里参与弥撒,井老接待神父,通知教友,常用自家的车接送神父和教友,数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深教友的尊敬。
而且,不论从本性还是从超性方面都得到了天主的特别恩准:老人在弥留之际,儿孙满全,一个不少,一直陪伴在老人左右,且每人都向她一一道别,并说了一段感恩和安慰她的话语。
目前,在教区公署住有四位荣休老神长,三位分别是来自东北的曹经五蒙席(原籍吉林长春)、史成勇蒙席(原籍营口)、郑德绊神父(原籍辽宁);一位就是你的老乡——91高龄的荣休贾彦文总主教
现在搜集整理如下:1、从成都锦兴路到双流机场,坐成都市商业局的桑塔纳2000;2、从双流机场到彭州市,坐成都市商业局的桑塔纳2000;3、从彭州市到新兴镇老政府,坐彭州市堂区张神父的比亚迪;4、从新兴镇老政府到三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