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教友们跟随神父拜苦路,在每一处苦路像前驻足,默想耶稣在受难途中的每一个场景,为自己的罪过忏悔。怀着谦卑与感激之情,跪拜,表达对耶稣的崇敬与爱戴。
由于信德,玛利亚接受了天使的话,并且相信,她应在献身的服从中成为天主之母(参路一38)。她在探访依撒伯尔时,向至高者颂扬,因为祂向信靠祂的人施展了大能(参路一46-55)。
这一切总比仓促的答案更具说服力,令搜寻者深入认识自我、开放自己、迈向天主铭刻于人心的知识。最后,这停不了的提问流程,证明人类不断追寻真理,多少也意味着为自己生命带来意义和希望。
危急关头就是完全违背天主铭刻在我们内心的法律。 我们不能再天真:这不是简单的政治斗争;这是对天主计划毁灭性的提议。
这个准则就铭刻在人心中,使人成为天主的肖像,成为自由的受造物。如果我们反对爱,反对真理,反对天主,那么我们将彼此毁灭,也毁灭世界。这一切的一切都记述在人类犯原罪和被逐出地堂这段历史的不朽记载中”。
当我们像获得救赎的天主子女一般地生活,被天主圣神引导(参:罗八14),而且又能承认和遵守天主的法律,从那铭刻在我们心中和在大自然里的定律先开始,我们就也能使受造物因获得救赎而得到盆处。
谨勒贞铭,用志哀悼,藉表报德永念云。文致和主教(HubertusSchraven),1873年10月生于荷兰,1899年成为遣使会司铎,后来华于1920年担任正定代牧区主教。
人们都普遍认为宇宙以永恒不变的状态存在着,但霍金笔锋一转说:“牛顿的引力理论表明宇宙不可能是静态的……”(8页)他又引用天主教教父圣奥斯丁的话说:“文明是渐进的,我们都铭记着是谁完成的这项功绩,或者是谁开发的那种技术
(路13:2-3)那就是说这些遇难者不是天主的惩罚,天灾人祸屡屡发生,猝不及防,我们的命运同样不能掉以轻心。那么怎样才算珍惜生命呢?我们要寻找生命的目标,寻找创造生命的源头。
因为主已经临近了(斐4:5),就在我们中间,宣报给圣母(路1:28)和熙雍的女儿(索3:15)。在这个时期,玛利亚怀着谦虚分享和等待救主,并以忠信欢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