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解释了我们在信经中宣认的圣神。然而,教会的反思并没有停留在信仰的短暂宣认上。在东方和西方,通过伟大的教父和圣师们的著作,它还继续反省。
佩桑泰解释说,“假如用心观察的话,会注意到袖口有无数的剪裁痕迹”。这是因为过去几个世纪,为了公开和私人敬礼,剪下了很多小块的圣髑。
在我的一生中,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是一个错误抉择,她解释说,从来没有!反而,我很高兴,平安和忠实,感谢天主改善我的生活。
教会法专家陈介夫解释说:新法鼓励教友多领圣体,许可在平时一天之内领两次圣体。但应注意的是,第二次领圣体,必须在弥撒中,而且是当事人所参与的弥撒中。
即便是权威医学专家也不得不承认,被雷电击中头部的沙波瓦洛夫能活下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唯一的解释是那一吻使妻子平分了他身上雷电的威力。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教宗解释说,比喻谈的是现世中存在的恶,强调了天主的耐心。在希伯来语中,莠子和撒旦源自同一个词根,有分裂的意思。教宗说,魔鬼始终想分裂人,分裂家庭、国家和民族。
他解释说:家庭是福传工作的基础。最后,教宗鼓励主教们促进家庭牧灵,使家庭得到陪伴和培育,为教会和社会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他解释说:「恐怖主义的挑战具备浓厚的社会─文化元素。远渡重洋加入恐怖组织的年轻人通常来自贫困的移民家庭。他们在某些社会感到被排挤、无法融入,进而理想破灭。」
教宗解释说:「对金钱和权势的贪婪常存在。为了满足这贪婪,坏牧者把沉重而难以负荷的担子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却不肯用一个指头动一下(参阅:玛廿三4)。
教宗解释说,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些不理解和困难,但是我们在跨宗教对话中还是取得了进步,尤其与伊斯兰信徒的对话。教宗引用《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中的话,谈到聆听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