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内心缺乏怜悯时,就常会往坏处想,不理解那在悲痛与苦恼中祈祷,将悲痛与苦恼交托於上主的人。耶稣在橄榄园经历过这样的祈祷,无尽的苦闷和悲痛使他汗如血流。祂没有责怪天父,而是说:‘父啊!
这里的圣堂原该在3年前建好,然而却迟迟没有动工,原因令人费解,因为缺乏该市市长的授权。关於这一特殊仪式的意义,梵蒂冈电台采访了帕索托主教。他说:答:搭建圣门的想法源自我与司铎们的商讨。
之後,由於他们使用叙利亚语和缺乏信仰本位化,这次福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没落了。後来,方济各会士在1200年至1300年间再次展开亚洲福传,耶稣会士随後也加入了这项使命。
这些关系至关重要,严重的社会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缺乏这些人际关系。
总而言之,必须实践正义和人性尊严的种种要求,因为缺乏正义就没有自由,若不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就没有正义。
他提醒我们,我们可以拥有更好的计划,更好的项目,以及构想现实的理论,但是我们如果缺乏慈悲的态度,我们的牧灵将半途而废。
实际上,缺乏教育有损人的尊严,可能使人变成剥削的对象。教宗说:我们想想许多仍在遭受文盲之苦的儿童,这令人无法理解,在一个技术与科学如此高度发达的世界,依然存在文盲儿童。这实在令人不解,这是不义。
任何人缺乏爱都无法生存,若认为爱是争取来的,这便是严重的奴役。教宗表明,当代人的焦虑有可能出自下面这个原因:他们认为如果自己不优秀、不漂亮,就没有人关心他们。
教宗说:「如果一名司铎没有每天接受上主的塑造,他就成了无精打采的司铎,在牧职上因循怠惰,既缺乏福音的热忱,也没有对天主子民的热情。
对此,教宗写道:「我鼓励你们坚持欣喜地扶助我们的弟兄姐妹,尤其是最贫困和弱小者;教育青年,他们在至今缺乏和平的环境中时常面临失去希望的危险;接纳年长者和照顾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实践慈悲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