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培育福传骨干及传道员是当前教会最迫切的任务。我们知道,尽管每年有不少的修道人晋铎,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充满“饥渴”的广大教友和更为多的教外人士时,我们的司铎的服务显然从人力上是远远不够的。
一大一小俩蛋糕“当代圣召培育论坛”召开期间,恰逢香港宝血会郑瑞薇修女入会50周年,北京修院神师曹伟神父晋铎满月。论坛组织方特别为年长的郑姆姆修女和年轻的小曹神父订了一大一小俩蛋糕。
在这个背景下,教宗希望这个公学的学子们播撒圣言的种子,在接受培育和司铎职务上勤恳下功夫。接着,教宗为公学的成员指出3项在个人和团体层面的行动指南。首先是向上主和弟兄“开启心门”,因为这两件事相辅相成。
修士们在学生会主席的带领下,一起为以院长师惠敏神父为首的培育团神长们拜瞻礼,大家一同举杯祝福彼此。与此同时,正逢培育团李海平修女六十岁生日,修士们送上生日祝福歌与礼物,祝愿修女身体康健,主恩满渥!
泰国首都曼谷的贫民窟中的儿童受尽折磨和被遗弃的痛苦,一位在泰国传教28年的意大利籍神父不遗余力的照顾他们,给予他们温暖和培育。
在这里诞生了已有几世纪历史的教会大学院校,这些学府培育了无数的神职和牧灵人员,其中不乏伟大的圣人和教会杰出的人物。
会谈的主题包括青年的培养、司铎培育,以及“慈悲”对待那些感到与教会有隔阂的人,包括那些放弃司铎职的人。此外,还有为禧年作准备。教宗对“罗马教区正在活出的同道偕行和迈向圣年的进程表示满意”。
例如,培育社区和青年的领导者,使其成为保护当地社区成员免遭人贩子侵害的使者,并帮助年轻人获得谋生技能。
指出牧者们该勉力巩固教友对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训导的认知,尤其教会学和社会训导。对牧民工作者,尤应给予特殊培育,有助他们实践福传、教理讲授和爱德服务。
笔者作为一个上世纪40—50年代,曾在花园山度过青少年时期的修道者。教会遭厄时,我与其共患难;教会复苏时,我一度在这里供职,见证了修道院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