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之前我单身、失业,生活艰难),我在网络上找了份家政工作,来到了舟山沈家门照顾一位单身残疾兄弟(他是个教友)的生活。
于是她带着耶稣爱的使命开始和病人交流,用切身的经历讲有信仰好、天主是苦难人的帮助和力量、苦难有个终向、有个永生的天堂……病友感受到她带来的信心和喜乐,精神受到安慰。
于是,很会雕刻的大哥便埋首苦干,要为国皇作个最好的雕像;很会画画的二姊亦预备为国皇画幅最美的图画;很有智慧的三哥努力读书,要在国皇前作个智者;拥有甜美声线的四姊亦勤练歌,要在国皇前献上最好听的歌;但五妹
一个坦承「我不知道」的教宗,是个能立即令他人产生好感的教宗,他不会脱口给人一个真理,而是说「我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但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教宗向我们预告,他要在下一届主教会议中研究这个问题。
我认为,这是个意义非凡的经验,因为这强调了纳匝肋圣家对家庭的关键性意义。我们能说:耶稣是天主子、是造物主,但祂来到世界上时,仍需要家庭。
我的妈妈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她的人生中遇到“风雨”时更能表现对天主的依赖,再靠着她那坚韧的意志,走完了她那不同寻常的一生。
我就是个罪人,是个失去信德的大罪人,天主没有抛弃我,在关键的时候又召唤了我,解救了我。
我想他应该是个快乐而敏感的人。他洞悉万众的忧愁,又从他忧愁的目光中,感觉万众的欢乐。面对那些想试图谋害他和从不理解他的人,他总是一笑置之。他怜悯他们,并让软弱的他们靠在他的肩上。
父亲是个养子,收养他的当年,养母又生了一个弟弟。于是,他从小到大常能体验到家中亲疏之别的苦头。弟弟从小上学,可他从小劳动。旧社会派壮丁,他是当然的内定人选。
教宗指出次雅各伯宗徒所写的、唯一遗留到我们二十一世纪信徒手中的一封信,是个历久弥新、不受时间限制的教导。他说:“圣雅各伯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遗产是他写的那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