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时在医学科学领域真理变得模糊不清,宗座生命科学院继续为维护和促进生命作出慷慨服务,对此,教宗表示鼓励与支持。
譬如,若要以完整的方式来定义人的存有,必须包含美学幅度,如美观、诗歌和艺术等等,它们传达的真理是科学本质上不考虑的。」
本梵蒂冈电台做了以下摘要报导: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中,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公共良心」的需要,体认「使用水」是所有人的普遍权利,不能有歧视或差别待遇。这份通谕中,有一部份专门讲述自然资源的平等共享。
为此我就到圣经里面找答案: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理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永存不朽。
基督的真理不仅需要被了解、被清晰地表达和得到维护,也需要把它作为人类得以真正实现和得到幸福的一把钥匙。
他是位杰出的圣经学家,他的重要建树中包括在教区创办圣言学校,使平信徒以圣经颂祷的方式接近圣经并开设无宗教信仰者的讲座,让寻找真理的人在那里举行系列研讨会。
教宗说:「当我们发自内心﹐以这样的态度参加礼仪时﹐我们的心就能摆脱引人沉沦的危险力量﹐内在地向高处、真理和爱、向天主高举。」
不然,教会就会离弃真理和信仰原则。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礼仪、神学和体制改革方面,还是在与世界对话,推进大公合一方面,教会都忠实地保存和传递了原有的信仰,只是其保存和传递的方法与先前有所不同而已。
祂行使王权以真理为标准,以爱心为原则。祂关注弱小、扶助边缘。祂的爱誉满全球、遍及五洲,他的王国横跨宇宙、纵贯古今。我们应效法祂的大爱,以一颗孝爱之心敬爱天主,以一颗仁爱之心关爱他人。
教宗援引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教导继续解释说,天主所通传的不仅是真理,更是祂的降生成人,成为我们中的一个。天主启示了爱的伟大计划,与人建立关系,走近人,直到使自己成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