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本笃十六世圣伯多禄广场主持2007年复活节弥撒并发表文告
2007-04-11

文告之后,教宗以数十种语言向世界各民族贺节,他也向全球华人祝贺说:“复活节快了!”。参礼的梵蒂冈和意大利军乐队在教宗发表文告前后,都奏出对方的国歌,以示敬意。十几万信众不断高呼教宗万岁!

教宗本笃十六世有关圣周的默想
2008-03-21

在他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愿仅仅以语言来问候作别。他在十字架上消除了人类的谎言,实现了对仇恨的超越;他就是平安。他不满足于只给予一些祝福,而把他自己给了出去。

教宗:两位新圣人不怕注视耶稣的创伤
2014-04-28

封圣大典弥撒中,福音用拉丁语和希腊语宣读,这是在强调没有一种语言被排除在天主的爱外,也没有一个人不在龙卡利和沃依蒂瓦的心中。信友祷词中也包括中文祈祷。  

美国教会学校成中国“富二代们”新留学去向
2014-05-05

另据广州《羊城晚报》消息称,对于中国本地家长来说选择教会中学,首先看重的是中国学生较少,拥有较好的语言环境;二是教育质量高,升学率有保证,较易获得教会大学招生官的青睐。

传福音五戒(下)
2011-03-21

福音,这是独一无二的信仰,它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天主、基督、圣神等这样的词汇包含了我们信仰的核心,不能不讲,不然,我们所讲的一切,都是文不对题。

“教友年”的展望
2011-04-02

既然是大公性的教会,当然不会排外,或以肤色、种族、语言、歧视他人。第二个因素便是华人(Chinese)特色,因为我们有悠久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正因为有共同文化传统,便有所谓凝聚力(Cohesion)。

罗马:2011年圣诞节文告「教宗降福罗马城和全世界」(Urbi et Orbi 2011年)
2011-12-26

愿所有的人们听到这个白冷信息的回响,这也是在各个大陆的天主教会,超越任何的国界、语言和文化所重复诵念的。童贞玛利亚之子已经为每一个人诞生了;他是所有人的救主。

见见孩子,见见爱
2012-02-06

这个不说话的孩子,终于用他的肢体语言向大家述说了他的心情。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被人五花大绑地游街示众,可以想象他心中有多么悲苦。恐怕他在此之前总是被人打骂,总是被人追赶,从来没有人关心过他。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2012-02-20

甜美委婉的语言更容易让对方接受,而且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何必大动干戈呢?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后的幸福短暂的如电光一闪。

海上捕鱼主伴行
2012-05-17

在国外这长达12年的日日夜夜中,我每天所面对的是来自各国不同语言的同事、忙碌和压力沉重的捕捞工作,还有茫茫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