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地,这正是再次寻求政治解决方案的时候,好能回应人们对自由、和平与正义的正当渴望,必须应对人道危机,协助流离失所者,以及那些逃往邻近国家的人们,尤其是在黎巴嫩和约旦的难民,使之安全地重返故土。
「聆听方能修和」是天主以身作则的教导:「祂派遣圣子来到世界上,渴望以人性的耳朵倾听世人的呻吟」(参阅:若三16-17)。
我对热罗尼莫、金口和所有渴望一同前行的宗主教表示赞赏。」日前欧盟发表一份指导方针,呼吁不再使用「圣诞节」这种带有特定宗教色彩的词汇。对此,教宗在机上记者会中称之为「不合时宜」的作法。
教宗说:“我渴望我们大家能再次期待,和平是可能实现的!”心系耶稣复活之地放眼世界,教宗的目光首先落在圣地的圣墓。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做王”的渴望;这个“渴望”,是人的内心“渴望成为天主”的原始呼唤。
有的殉道者在斗兽场中面临野兽的咆哮仍能够含笑面对,那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度,我不相信依靠人的力量能够如此从容,一个个热血青年没有一种精神力量的扶持就可以做出如此抉择,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的生活
中文祷词是:天主,复活主的天父和万物的终向,愿普世万民都归向祢、渴望祢,走出自私自利和贪婪财物的牢笼,放下权力的骄傲。
这位善良教宗的侄孙及传记作者玛尔谷·龙卡利(MarcoRoncalli)向梵蒂冈电台表示: [教宗方济各的这句话]首先勾勒了龙卡利教宗人性和灵性的形象,也就是他对圣德的不断渴望,但我们也懂得了成圣必须以顺从圣神
斐理伯的话语在厄提约丕雅总管的心中激发起受洗的渴望,他便在路上的第一个水源领受了洗礼。教宗表示,斐理伯给厄提约丕雅人施洗,「把他带到天主的手中,放在祂的恩宠前」;然后,这位总管有能力滋长信德。
在弥撒讲道中,李神父向二十位共祭神父和三百五十多位教友表示,圣依纳爵的「朝圣灵修」是灵修的典范,能够帮助会士在「越复杂情况下,心灵越能清澈」,并且「渴望挑战,从当中逐渐体会,领悟生命所向,天主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