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们也发现到,因为世俗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被一种倾向消灭罪恶感的文化所包围」(《爱的圣事》通谕20),信友们常常忽略了主动参与的个人条件,这些条件应该再度地被予以重视与实践:(参考:《爱的圣事》通谕55
这些态度可能源自不同的因由:例如对世上邪恶的反抗、对宗教的无知或漠不关心、对世俗和财富的焦虑、信徒们的坏榜样、敌视宗教的思想潮流以及犯罪者的倾向——他们由于害怕便躲藏起来,不敢面对天主及逃避祂的召唤
因为我们很多时候生活在罪恶和世俗的奴役中,不自由,很痛苦,有些基督徒成了怨妇、怨男,抱怨领导,指责长上,怨恨同事等,把责任完全推到别人身上,就如亚当对天主说的:是你造的那个女人让我吃了这树上的果子。
现在教会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在修院作修士时,灵修上都很积极;一旦圣了神父,到堂区工作后,忙碌的牧灵工作,没有规律的生活,同时受到世俗精神的影响,灵修水平就会下降。
贪恋世俗无喜乐,信靠耶稣有平安。紧跟脚步随主后,敞开心门到神前。圣经真道传万代,基督荣光照千秋。爱主学道过佳节,平安喜乐度新春。享春色百花齐放,得神恩万众同欢。辞旧岁感谢主爱,迎新春祈求神恩。
3.我们通过圣洗圣事浸入到基督的死亡与复活中,每天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的心灵摆脱物质、与世俗之间自私关系的重负。后者,令我们变得渺小;妨碍我们愿意向天主、向他人开放。
在发展事业的同时,面对世俗的诱惑,他屡次跌倒且远离了天主,成了有名无实的教友。1988年有人教会了张若瑟赌博,之后他便嗜赌成性,这一赌就是十多年,经常是通宵达旦地赌。他说:每年都是赢小头,输大头。
然而受时代潮流的冲击,世俗精神渗入了教会,职业神父的出现使这一伟大形象在很多信友的心中回落了。
这样既征求采纳了世俗政府的意见,又维护了教宗任命主教的宗教权利,两全其美,达至双赢。
1925年由教宗比约十一世列为圣品的本堂主保维雅内神父,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世俗学问,但他却有一个谦卑的热爱天主的心灵。他通过自己热心的祈祷和为教友听告解而复苏了一个僵硬和死亡了的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