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最后也不忘关切在世界各地遭受迫害的基督信徒们,指出今天比教会初期有更多的殉道者。教宗保证,他将以祈祷来陪伴他们,并向他们重复耶稣安慰的话说:不要怕,我已战胜了世界。
(参见若2:9-11)初期的教会有两个特征:一是第二世纪殉道者和伟大的神学家、里昂的圣依勒内所强调的:“什么地方有教会,那里就有天主的神;什么地方有天主的神,那里就有教会和种种恩宠;因为天主的神就是真理
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但祂的死亡是信德见证最盛大的庆典,一如许许多多殉道者的死亡,以及几个世纪来当代世界真正使徒的死亡,例如:马希连·国柏(MaximilianKolbe)、埃迪特·
最近的袭击事件沉痛打击了脆弱的科普特教会,我们因而一同为殉道者祈祷;他们的血促进了本次大公会晤,东正教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也出席参加。
《玛加伯书》讲述了这些殉道者,这些英雄的事迹。这种由意识形态殖民产生的迫害总是如此:摧毁,使一切千篇一律,无法容忍差异。教宗说:文化殖民的道路最终也会使它的信徒遭受迫害。
而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九日,一百一十七名越南殉道者,包括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两名主教和八位神父,获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封圣。
教宗说,这位殉道者是言行一致的女性,以真诚和爱寻求天主的女性,既是她的犹太民族又是基督徒的殉道女性。她是欧洲的主保,愿她为欧洲祈祷,保护欧洲免于漠不关心。
殉道者的血就是教会蓬勃发展的支持,愿在天二圣为武汉教区祈祷。
见证者就是做基督徒,基督徒的意涵是做见证人、殉道者。我们蒙召的殉道幅度正是成为见证人。”此外,一种屈从的态度经常进入基督徒的内心。
教宗最后重申,他此行的目的是为坚固信友们的信德,同时也愿亲自碰触许多殉道者的足迹,使自己得到更新。